• 重大快訊
  • 重大快訊
  • 重大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觀點投書:改革亡黨,不改革亡「國」?淺論國民黨青壯派中左改革倡議

2016-01-25 06:10

? 人氣

國民黨議題中心主任徐巧芯出席草協舉辦「革新游擊計畫」記者會,由青年串聯針對國民黨提出改革訴求。(顏麟宇攝)

國民黨議題中心主任徐巧芯出席草協舉辦「革新游擊計畫」記者會,由青年串聯針對國民黨提出改革訴求。(顏麟宇攝)

想往政治光譜的中左方向移動,在理論上是對的,但是在實戰上做不到。因為左右議題與國族認同議題,在台灣政治中,是無法完全分開的。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大選過後,競選失利的國民黨內,如楊偉中、殷瑋、草協聯盟等青壯派百花齊放,其中有不少呼籲身為國際保守黨聯盟組織 (International Democrat Union) 成員的國民黨重建論述,從此轉型為中左政黨的聲音。

既然國民黨人士擔心,他們賴以立黨的兩岸與國族定位,即「中國人」加上「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認同,市場已經從九零年代初的約八成萎縮到如今的約四成,不只短期內趨勢似乎不易逆轉,而且受到內部台灣年輕人天然獨以及外部大陸鷹派的雙重夾擊,那麼按照政治辯論的原則,“If you don’t like the answer, change the question”,(既然你知道聽眾不會喜歡你的答案,那你就換聊別的題目),改以經濟社會議題做市場區隔,也似乎很合理。

理論上,拋去歷史包袱不論,從支持者的族群分布維度來看,在傳統藍綠二元的政治版圖中,國民黨一般的確比較常受外省、客家以及原住民族群青睞 (大約獲得外省八成、客家近六成、原住民七成支持)。這些支持者,作為少數族群,他們在民主化年代,在文化、語言政策方面原本便容易變成相對弱勢,在全球化與 M型社會的年代,也無法免除面臨著隨時有可能變成經濟弱勢的潛在風險。

以少數族群政治聯盟為核心的國民黨,原本最自然的定位也應該是成為具包容性的「大帳篷政黨」 (Big Tent Party),如美國的民主黨,便是一個非洲裔美國人、拉丁裔、亞太裔,加上少數自由派白人的聯盟。

國民黨若能轉換成大帳棚政黨,在族群上代表少數族群,在經濟上支持大政府扶持中下階層,在文化政策上支持多元文化,扶持少數族群以及新移民等準文化弱勢群體,那麼國民黨的立場和支持者群體就能較好連結,論述/故事也就說得通了。尤其是在民進黨即將完全執政,在政策上或將更加受跨國資本制約而右傾修正,騰出更多政治光譜左邊空間的年代,如此的轉型貌似理所當然。

只可惜,有國族認同問題擋路。

在論述上,如果國民黨未來的國族想像共同體的主要符號依然是中國,那麼,在中國「法統」面臨獨派運動強烈威脅時,優先「救亡壓倒啟蒙」,為了守護中華民國去「消音」 (silencing) 多元的聲音,或時而把多元與「亂」畫上等號,是自然的反應。甚至,如果中華文明精華「道統」遭受到本土化聲浪的挑戰,那麼為了維護十四億人的共同文化遺產而去貶低或抑制 2300萬人內部的文化多元性,也是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之舉,兩者都說得通。但是,持續這個思維的國民黨,就會沒有動力,甚至沒有正當性,往中左方向改革、重建論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