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蔚然專文:不瘋魔不成活?觀眾在戲外融入而非投降─洪席耶論美學

2016-02-05 06:30

? 人氣

洪席耶在阿姆特丹大學。(來源:roger cremers)

洪席耶在阿姆特丹大學。(來源:roger cremers)

賈克‧洪席耶(1940-)

當代法國哲學家,巴黎第八大學哲學榮譽教授。在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就讀時受教於法國哲學家阿圖塞,與其合著《讀資本論》。早期研究對於哲學知識與無產階級、學校教育等主題進行哲學反思。九○年代起陸續在歷史詩學、政治、美學、電影與文學等多方領域上發展其哲學方法與感性批判。近期關注人權、大眾等議題。是目前相關領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在台灣已翻譯出版的著作包括《影像的宿命》、《歧義》以及《歷史之名》。

釜底抽薪

正當美學已死的傳聞甚囂塵上、宛如事實,以及後現代主義詩學全面破產的年代,當代法國哲學家洪席耶(Jacques Rancière)的美學理論愈來愈受重視;尤其他對於藝術與生活兩者關係的獨特見解,確實為一些僵持已久的爭議找到思考的出路,頗值推敲細究。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我不諳法文,且對哲學悟性有限,硬要根據英語版本的理解來寫一些介紹他的文字還真不知量力,因此,這一系列文章不敢說是合法的導讀,充其量是個人閱讀筆記,藉由洪席耶的作品逐篇整理,除了分享心得,更希望為讀者提供一個親近他的媒介。理解上的誤差勢必難免,若得指正,感激不盡。

平等,是洪席耶哲學的核心,貫穿於他的政治與藝術思考:平等不該是世人竭力謀求的終點,而是設想政治、藝術或任何事的起始。

另一個要點是弔詭。洪席耶的哲學承認矛盾、擁抱弔詭,但與黑格爾的辯證不同,因為他的思考模式並不依循「正反合」軌道。

關於藝術本體的老問題,西方爭論不休久矣,一方認為藝術乃獨立自主,和政治、道德、日常事物等等一點關係也沒;另一方卻堅持藝術必須涉入生活,參與公眾事物,進而改變現狀。

洪席耶提議,我們大可不必二擇一、猶豫於這兩個看似水火不容的陣營之間,更用不著整合兩者,俾以磨平雙方的矛盾。

洪席耶在阿姆特丹大學。(來源:roger cremers)
洪席耶在阿姆特丹大學。(來源:roger cremers)

藝術確實具特殊性,它的存在不同於世上其他事物;然而,弔詭的是,藝術透過「可感配置」(distribution of the sensible)──重新組合可見與不見、聽見與不聞、可想與不可想、可說與不可說、有感與無感等等──不斷地和生活或政治上的配置遙相呼應:當藝術的配置與日常的配置大致吻合時,那是藝術的墮落,或者在洪席耶眼裡,那不是藝術;然而當藝術的配置翻轉或挑戰人們習以為常的配置,藝術發生了。

天天都有新作問世,但它們不一定是藝術。藝術可貴之處在於讓不見的可見,讓聽不見的耳聞,甚或反轉人們認為理所當然的比例或位階,使得主流論述聽起來像是千篇一律的廣告,使得雜音變成值得聆聽、開啟視野的話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