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持續改善金融體質、提升競爭力,並因應數位發展的趨勢,我在2015年5月提出金融基礎工程計畫,其中第一項便是提高資本,我認為資本一向是金融穩定的核心議題,尤其是本國金融機構須有更充足的資本,方能支應在亞洲區域發展,擴大業務規模。在近年政府與金融業的共同努力下,金融業的獲利能力已獲得長足的進步。以本國銀行為例,全年稅前盈餘由2012年新臺幣2,402億元成長至2014年的3,201億元,創歷史新高。而截至2015年第1季為止,我國銀行整體平均的資本適足率為12.65%,其中國內前五大銀行平均資本適足率為12.85%,雖符合資本適足的要求,但與國際比較,以全球排名76至100名的區域性銀行為例,其平均資本適足率為14.43%,顯示國內金融機構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實應藉此獲利能力提升的時機強化充實資本。
金融海嘯發生以來已近七年,當前我們面對的國際經濟環境並不比金融海嘯發生前更好,而台灣是一以出口為導向的小型開放經濟體,深受國際經濟局勢影響,厚植金融實力固然可以為增加自身抵禦危機能力,但倘稍有不慎,金融也可能成為危機傳遞的管道。做為金融主管機關,所念茲在茲、殫精竭慮的就是要隨時辨識風險,防微杜漸,期能在穩定的環境中推動金融業的健全發展,最終能促進產業與民眾的福祉。於此,我不禁想引用明朝大儒呂坤所言,「為政之上焉者:寬厚深沉,遠識兼照,造福於無形,消禍於未然,無智名無勇功而天下陰受其賜」,實可為金融監理工作的寫照。
深入閱讀這本書後,我們可以看見這位大師級的作者針對目前的全球的經濟困境、當局採行的財政與貨幣政策以及各國間政治關係所提出的精彩分析與深入見解,更難能可貴的是,原本艱澀的經濟理論與金融實務,在作者的筆觸下都顯得清楚易讀,確實是一本具備深度與廣度的好書。我們或許無法從此書獲得所有問題的答案,但我衷心期盼讀者,尤其是政府官員或經濟學者能細讀本書,用冷靜與理性的頭腦,為台灣未來經濟發展做出抉擇。
*本文選自天下文化出版的《面對轉變衝擊的年代》一書,本文作者曾銘宗為前金管會主委 、現任立委。本書作者馬丁‧沃夫(Martin Wolf)為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暨首席經濟評論家,曾獲頒大英帝國司令勳章。他具備深厚的專業學養,加上敏銳的洞察力與犀利的判斷力,論述擲地有聲,備受推崇,放眼全球,幾乎無人能出其右。著有《新世界藍圖:全球化為什麼有效》(Why Globalization Works)和《馬丁沃夫教你看懂全球金融》(Fixing Global Finance)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