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在去年阿根廷G20峰會中同意,暫緩對總額2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課徵關稅,中美貿易戰雖然暫時「休兵」,但若雙方在90天內無法達成共識,貿易戰重啟將對全球經濟造成衝擊。夾在兩大國中間的東南亞國家亦高度關注貿易戰的動向。新加坡智庫《東南亞研究所》在2019年1月公布的報告分析,中美貿易戰可能使得原本在中國的工廠「出逃」到東南亞國家,有助於當地的汽車、紡織等製造業,但目前美元利率持續走強,也會增加東南亞國家以美元計價的債務壓力。
中美貿易戰 亞洲經濟成長恐減少0.2%至0.8%
《東南亞研究所》報告指出,對於2019年的東協經濟預期是「喜憂參半」,中美貿易戰、英國脫歐以及中國與美國的經濟成長放緩,都將帶來更多的市場不確定和波動。即使在最糟糕的情況,美國決定對5050億美元(約新台幣15.5兆元)的中國進口商品課徵25%關稅,2019年中國可能面對的衝擊是經濟成長率從6.2%降至5.4%;對於其他亞洲經濟體的經濟成長預期範圍恐減少約0.2至0.8個百分點。
兩強鬥爭 東南亞成避風港
不過,中美貿易戰不全然只是為東南亞帶來經濟衝擊,也可能造成短期受益。因為中美貿易戰可能使得更多在中國工廠轉往東南亞,泰國的汽車業、馬來西亞的液化天然氣和電子零件製造業和柬埔寨的紡織業等都可能因為貿易戰受惠。泰國2018年1月至7月的外國直接投資淨流入金額年增53%至76億美元,流入製造業部門金額更激增將近5倍,而流入菲律賓製造業的金額,在同一時期也從1.44億美元飆升至8.61億美元。
報告指出,中美貿易前景依然不明朗,但中國仍是中期的重要市場。且在東南亞區域的消費力還是很強,失業率也是相對較低,亞太區域還有「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兩大區域貿易合作協定正在進行,顯示在亞太區域大多數國家仍致力於推動自由和開放的貿易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