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鮮花下的悲歌!每月基本薪資只有2千台幣,肯亞勞工的生存困境

2019-02-15 15:00

? 人氣

Naivasha是盛產玫塊的小鎮,玫瑰主要外銷歐盟,是肯亞重要外匯收入之一。(圖/ Asad Nazir @PEXELS)

Naivasha是盛產玫塊的小鎮,玫瑰主要外銷歐盟,是肯亞重要外匯收入之一。(圖/ Asad Nazir @PEXELS)

每年西洋情人節期間,花卉需求量大增,相關市場商機無可限量。然而當企業獲取龐大的盈利時,支撐它們的卻是受低薪壓榨,生活苦不堪言的勞工們。據半島電視台14日報導,非洲最大的花卉出口國肯亞,光2017年便替當地花業貢獻8億2300萬美元(約新台幣253.8億元)的收入,然而勞工每月基本薪資竟只有65美元(約新台幣2000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肯亞共和國位處東非,1963年自英國獨立。主要經濟仰賴農業收入,茶葉和花卉出口為大宗。其中,花卉產業每年為國內生產毛額(GDP)貢獻了約1.06%,並且提供超過200萬個工作機會。由於當地的氣候條件宜人,肯亞是非洲花卉出口最重要的國家,平均每天能出口360噸,主要銷往歐盟國。

工作再久都沒用,低薪勞工生活困苦

龐大的花業收入,卻沒有反應在肯亞當地勞工的薪資收入上。肯亞花卉理事會(Kenya Flower Council)統計,當地有超過3百家外國企業、雇用9萬名勞工從事花卉採收加工。半島電視台訪問了其中一名員工伊敏薩(Joyce Iminza),她在首都奈洛比(Nairobi)西北城鎮奈瓦沙(Naivasha)中的花卉農場工作了12年,36歲的她為了養家活口努力工作,卻必須在貧窮中掙扎度日。

她對半島電視台表示:「我是一個單親媽媽。雇主每月支付我100美元(約新台幣3000元)薪資,但遠不夠我繳房租、購買食物、替我的孩子交學費,最終我只好四處借貸。」她更譴責政府對勞工們的困境冷眼旁觀,「肯亞的勞權法並沒有幫助到勞工們,我們的雇主甚至藉機占工人便宜。因此無論你工作多少年,生活情況都一樣糟糕。」肯亞當地從事農業的資淺員工最低月薪僅65美元(新台幣2000元),和2019年我國勞動部規定每月基本工資2萬3100元,整整差了11倍。

政府友善外資帶來惡性循環

肯亞園藝及農業工會組織(Kenya Plantation and Agricultural Workers Union) 的代表朱馬(Ferdinand Juma)指出,低薪資反而成為國外企業大量進駐肯亞投資的誘因。儘管政府認為,這替他們帶來更多工作機會,實則不然,反倒是因為政府採取對資方友善的政策,勞工們的權益才被忽略。

52歲的朱馬是七個孩子的父親,在加入工會前有13年的時間都以採花為業。他說自己過去並不曉得,勞工薪資低廉的背後,這個產業的盈利竟如此巨大。朱馬先前透過協商,替當地超過3萬名花卉農場僱員爭取更好的工作條件。他也不諱言,許多人陷入失業困境,不得已只能接受這份低薪工作。

低薪的情況普遍存在奈瓦沙,半島電視台另名受訪者卡拉尼(Leonard Karani)則表示:「我們的生活被債務綁著,受僱採收花卉是我唯一能夠養活家人的工作,除此之外我別無選擇。」道盡當地勞工的無奈和困境。

殖民時期法條多年未修,產業成長和勞工薪水不成正比

肯亞律師協會的成員翁仰尼(Cyprian Onyony)指出,由於大部分的勞工法都是殖民時期修訂的,儘管在肯亞獨立後許多法律都在爾後幾年陸續被取代,勞工聘雇薪資相關法條長久以來卻未有變動。翁仰尼認為,政府應該修法調漲最低薪資,讓花卉產業的成長反映到勞工的薪水上。

據肯亞花卉委員會網站,園藝栽培已被確定為肯亞2030年願景的重要部分。肯亞《國家日報》12日報導,今年統計花卉收入較上一年計算期間增長了33%,肯亞產業交易與合作部門首長(Trade Principal Secretary )基普托(Chris Kiptoo)表示,政府正努力擴展除了歐洲等傳統銷售市場以外的出口對象,中國、美國等地都是關鍵目標。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