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航機師罷工七天後落幕。從去年8月開始,機師工會與華航資方簽署協議,針對21項勞資爭議展開1年協商,直到上月到這個月初,正式宣布與啟動罷工。華航機師罷工事件越演越烈,似乎也演出執政黨茶壺內的風暴。
由於小英總統近期的聲勢回溫,加上卓榮泰成功拿下民進黨黨主席,小英總統尋求2020連任的態勢已無懸念。然而在蘇院長接任閣揆後,新內閣在妥協主義之下成軍。各方派系互不退讓的情形下,閣員變動幾乎「複製貼上」,難成新局。無論2020戰果如何,民進黨內的有志之士,早就將眼光放向更遠的2024選舉。為了更上一層樓,這些人現在就會開始累積實力,儲備能量,也因此,表面上是勞資糾紛的華航機師罷工,也難以避免地成為競逐資源的黑暗叢林。
可以預料的是,那些想放眼2024的各位「儲君」們,不可能坐視其他派系坐大,威脅自身地位。包括華航在內,那些國營或泛公股企業,勢必將成為下一波人事角力戰的新戰場。
華航罷工,開啟新的國企董座角力?
這次的機師罷工,恰好讓民進黨內對立的兩大派系產生交集,其一是身為交通部長林佳龍所屬的正國會,其次則是桃園市長鄭文燦所屬的新潮流。擔任交通部長的林佳龍,是華航公司的大股東,對於機師罷工訴求自然責無旁貸。而華航董座何煖軒曾任桃園市長鄭文燦小內閣,也是鄭文燦的推薦才得以搶下華航董座的位置。
在罷工啟動後,執掌交通部的林佳龍一下子表示「春節驟然罷工容易模糊訴求」,一下子又指責「華航管理階層不能只陷入勞資爭議的層次,應有整體損害控管的能力。」這樣小心翼翼、瞻前顧後態度,好似擔心打亂了新內閣成立以來好不容易形成的妥協布局。對比2016年空服員罷工時對當時全力支持勞方的態度可謂天壤之別。
再看看身鄭文燦,對罷工事件第一時間地回應則是:「何煖軒若聽我的就不會有罷工」。幾乎讓人忘了,當初何煖軒是在鄭文燦的小內閣擔任桃捷董事,也是鄭文燦推薦何煖軒入主華航。也難怪外界會質疑鄭文燦的舉措是否是切割,對於何董事為何「沒聽他的」也留下許多想像。
雖然林部長、鄭市長皆曰沒有內鬥,但為何交通部、華航高層沒辦法利用超過半年的時間,在罷工啟動前與工會談妥條件,其中有那些摩擦不言可喻。大家當然都不希望罷工淪為派系角力的犧牲品,但身處兩大派系短兵相接的最前線,華航罷工應很難擺脫政治鬥爭的影響。 縱然民進黨一如既往維持了和樂融融的表象,也難保矛盾不會在檯面下持續延燒,更怕華航罷工搞不好只是第一戰,未來還有更多資源豐富的國營企業等著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