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歷史鏡頭雖已過四十年,程建人猶歷歷在目。他的印象中,沈劍虹與克里斯多福晤談辭行、雙橡園及機場送別沈劍虹夫婦,以及楊西崑深夜主持在雙橡園的降旗儀式,最令人感傷。
台美多年老友,坐上談判桌,卻得為執行政策各自為國家利益對壘。程建人說,楊西崑後續主持與美方的談判,大家都很有感觸。美方老友對我施壓,硬軟兼施,我方則為堅持立場動之以情,時有僵持不下局面。
卡特作為讓國會議員同情台灣
程建人說,斷交後的談判歷時兩個月。台美雙方在國務院內進行十七次之多,在其他餐敘場合、電話聯繫也至少十餘次以上,終於就台美未來關係性質、代表機構名稱、數字、所享待遇,以及我在美資產等問題達成共識,也為台美未來關係打下初步基礎。程建人說,即使如此,雙方原同意簽署會談紀錄,美方仍一再變卦,我方雖一再催促,仍不了了之。
台北方面對於楊西崑的華府談判至為重視,要求大使館報告要「愈快愈詳細愈好」。程建人回憶,有一次甫談判完畢,他趕回大使館撰寫電報稿,達十五頁之多。負責譯電的同事李光斗告訴他,這是他在外交部經手最長的電報了,一直處理到凌晨才發出去。
程建人在談判期間,除政治組工作外,也曾協助負責大使館國會工作的公使胡旭光,聯繫美國會友人進行遊說。在結束與國務院談判結束後,程建人調任國會組組長,這又是另一個挑戰的工作。當時大使館國會組人手不多,除胡旭光,還有鄧申生及馮寄台兩位秘書,加上助理一人,這批外交尖兵不分畫夜投入工作。
程建人表示,他從七一年起就參與國會各項聯絡工作,七年下來建立了很多管道和友誼,很多國會友人都主動為台灣發聲。
他說,為避免節外生枝,卡特處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與我斷交之事,就刻意選在國會休會期間。國會友人對卡特如此粗糙對待長期盟邦十分不滿,也對台灣寄予更多同情。
只有三條的《台灣關係法》草案
程舉國人熟悉的《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 Act)為例,當卡特宣布將與我斷交時,國務院根本都還沒任何相關法律草案,在宣布之後也僅提出三條草案,而台灣當時最關切的安全、軍售等問題竟然隻字未提。
程建人說,在國會組及美國友人的努力下,國會參眾兩院最後才大幅修改,最後增加到十八項條文,內容涵蓋我關切的安全、軍售、經貿、文化等多層面關係,乃至我方財產、法律地位等,也成為迄今四十年無一字更易的《台灣關係法》。
至於眾所關注的駐美大使館館舍處理,特別是有名的雙橡園。程建人回顧,為了防落入中共之手,我方曾嘗試讓售給當時的友邦沙烏地阿拉伯,並期盼未來有機會再設法購回。此議不成之後,才決定將雙橡園及大使館館舍,以象徵性二十美元,賣給友我的自由中國之友協會。這個非營利社團,是由參議員高華德(Barry Goldwater)及華府名律師柯克蘭(Thomas Corcoran)共同擔任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