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明顯快速增長的街友人數,亦彰顯失衡的住宅市場供給所帶來的都市生存危機。
數量逐年增長與逐漸年輕化的無家可歸者
依據官方3月份甫出爐的統計資料顯示,英格蘭地區街友人數持續攀升,相較於2010年,2015年官方認定的無居者人數成長了33%。高漲的租屋市場,是街友人數成長最大主因。2015年,在英格蘭地區,政府緊急安置了17,000戶的無家可居者。
除了官方統計資料,英國廣播公司(BBC)今年2月播出的格林教授紀錄片:隱藏和無家可歸者 (Professor Green: Hidden and Homeless)認為官方數據仍低估了現實狀況,因為官方統計資料多根基於社會住宅申請者,該統計數據未包含那些寄宿朋友家的沙發客及部份遊居廢棄屋舍/地下道的個體戶。
此外,街友族群亦出現年輕化趨勢。根據英國街友公益慈善組織Homeless Link 的統計資料,曾尋求協助的無居者,有一半以上是年紀未達25歲的年輕人。在曼城(Manchester),英國第二大城,年輕街友在最近這一年內成長了一倍。
為了尋求夜裡棲身之處,廢棄空屋,停車場或地下道,加上幾只紙箱,成為這些無家可歸的街頭流浪者克難的臨時庇護所。甚至,為了躲避冬夜寒風,街頭的大型垃圾收集桶成為街友相對安全保暖的選項。《衛報》報導,根據英國最大的廢物管理公司Biffa的資料 ,該公司員工回報流浪者睡在垃圾桶事件,在2014年有31件,2015年有93件,本會計年度則高達175件。另依據環境服務協會(Environmental Services Association)統計資料,在過去5年有11位睡在垃圾桶內的遊民被殺,其中多數是在垃圾處理過程中被壓死的。
格林教授的紀錄片裡,一位年輕媽媽帶著她年幼的女兒,寄居在另一位單親家庭。這讓原來一房一廳住了一對母女已經略顯緊迫的空間,更為擁擠。因為失業,她無力負擔房屋租金,因而被迫搬出。「從來沒想過自己會面臨這樣的窘境。我的世界彷彿在一夕之間崩解。」她無奈地說。
在這樣越演越烈的嚴峻挑戰之下,住房政策與相關配套的提出,成為即將在一個月後(5月5日)展開的倫敦市長選舉的重要關注焦點。
2016倫敦市長選舉,扭轉契機?
由Renters Rights London 及 Priced Out 中立組織發起的Vote Homes 2016,主張倫敦需要容納多元族群,保持其獨特的經濟,社會和文化;承租戶權益,包括居住安全/品質及可負擔的租金應被確保;租賃屋產應被視為住者的家,而不僅是交易商品,因而可負擔住宅的質與量應該被確保;不良務業管理者應該被淘汰以提昇私有租賃部門品質。
在這樣的原則與主張之下,Vote Homes 2016針對6位市長候選人的住宅競選政見進行分項總結評比,企圖提供倫敦市民作為市長選舉的投票參考。評比表中(詳下圖),空白表示沒有公布任何資訊,紅色代表沒任何改變作為(或更糟),黃色表示政見在正確的軌道方向上,但還需要進一步努力,或者更多資訊。綠色則代表呼應了該組織的期待,甚至有更積極突破的作為。
一個月後,5月5日的倫敦市長選舉,我們將看到(有投票權的)倫敦人的決定。而倫敦人更關心的議題將是這位勝出的未來倫敦市長是否能帶領這個在17世紀下半葉崛起的全球城市,走出這一波因為房市問題所引發的都市生存危機?誠如社會運動家Dan Wilson Craw所呼籲,下一任市長的任務與挑戰將是透過所有可能的手段拉低房價,否則,他們會發現倫敦的成功是很脆弱的(London’s success is all too fragile)。
文/劉大倫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想想論壇(原標題:速寫倫敦住房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