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李安之後,馬萬鈞成了第二位奪奧斯卡獎的台灣人,其實,他始終認為自己只是個工程師,與其聊「台灣之光」,他更想讓大家知道數位光影的一切。
拒絕光環:太浮華的東西,承受不起
「我不是台灣之光,只是一個工程師。」脫下西裝外套坐上咖啡廳的椅子,馬萬鈞不溫不火地開起玩笑,「我有一點點迷信,覺得這個title(稱號)可能會帶來一些是非。我拿到獎很開心,但是太浮華的東西,我承受不起。」
馬萬鈞是個科技人,「台灣之光」那種廣告式的修辭,跟他性子實在不合,與其高談廉價的美名,他寧願多聊聊被肯定的技術:「基於球體上的偏振漸層光源」。
比起簡單易懂的「台灣之光」,「基於球體上的偏振漸層光源」,聽起來像是天書密碼,既生硬又毫不浪漫。然而,當馬萬鈞一談起這門技術,語氣卻輕快了起來。
如果說被「台灣之光」照著的人像一尊「偶像」,那麼,這種也靠「光」建構出人像的技術,更真實地展現了科學人誠懇謹慎的態度。
《阿凡達》、《玩命關頭》重要特效都靠他
「基於球體上的偏振漸層光源」是一種特殊的「臉部捕捉特寫技術」,早在十年前,這種的面部數字化技術,就逐漸被應用在許多電影大片上。在技術高速演化的歷史中,馬萬鈞也幾乎全程共襄盛舉。
「我們的技術,主要是高解析度的臉部掃描系統。」二○○八年,馬萬鈞在《班傑明的奇幻旅程》,塑造出布萊德.彼特垂老的形象,讓好萊塢大帥哥的臉孔,就像真被時光皺縮揉捏那樣,幾可亂真地在銀幕上被呈現出來。
隔年,他們的技術為《阿凡達》打造出納美族人,將柔伊.沙達納、山姆.沃辛頓幻化成為外星球上的原生居民。一三年,《玩命關頭7》主角保羅.沃克因車禍身亡,他利用技術結合保羅兩個弟弟的身姿臉孔,讓逝者活生生地在銀幕續展英姿。
「臉在好萊塢很有價值,數位演員是這幾年的趨勢。」馬萬鈞說。然而,臉部捕捉與作畫不同,要「如何還原一個真實的臉」,必須重現超越肉眼的細節,那是種非常細緻、必須弄假成真的數位魔術。
獨門技術:好萊塢大片臉部特效都找他
早在電影《駭客任務》時期,電影後期製作人員就嘗試在銀幕上打造「數位替身」,讓這些虛擬角色能在銀幕上飛天遁地,為了重現演員臉上的細紋、毛孔或是皺褶,他們會在演員臉上建模,費工耗時地打造人臉高解析度的細節。然而,第一,石膏模是白色的,因此模型會失去膚色資訊;再來,要演員一次又一次做出表情,耗力建模也會花費大量成本。
「基於球體上的偏振漸層光源」就成為這種技術突破的關鍵,戴貝維克與他的南加大團隊研發出名為「Light Stage」的新技術。利用球體光源射出的樣式,解析面部深度,還原在毛孔上顯露出的細節、疤痕;並利用「偏振光」分離人臉上的粗糙皮膚、油脂皮膚,突破了過去人臉掃描的限制;演員只要坐在球體裝置中,「光可以從四面八方來」,打造惟妙惟肖的數位人臉。
談起這些技術細節,馬萬鈞不厭其煩地解釋,臉上沒半分不耐,眉角隨著眼上肌肉的牽動,微微揚了起來。這些悉心顯微的「光源」,剛巧和「台灣之光」的稱號相反,能夠將神話幻化為現實,將觀眾拉入異想世界遨遊。這可能就是馬萬鈞對這門技術熱情的原因。
(閱讀全文:https://pse.is/ER4D2)
文/陳亭均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今周刊(原標題:不當「台灣之光」的工程師 臉部特效玩出奧斯卡獎)
責任編輯/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