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麼花?」「今天晚餐吃什麼?」小小孩最愛問「什麼」了。
「那是蒲公英喔」「今天吃咖哩飯」,這些簡單答案都是孩子聽得懂的。
接下來,隨著年齡增長,孩子學會更多辭彙,再來就會開始問「為什麼」。
孩子說出「什麼」這個疑問詞,是為了知道實際存在的事物名稱,而「為什麼」則是對那件事物之所以成為那樣的理由或原因感興趣,也就是更進一步的提問。
孩子出生後的六個月,主要是培養「感覺」的時期;接著一直到三歲,成長會以「行動」為主;之後到了六歲的階段,則開始進入「自行思考,發展能力或技能」的時期。
孩子在這個階段對事物的起因和結果充滿好奇,心理學上稱為「質問期」。這證明孩子已經萌發興趣與探究之心,家長應該要為此感到高興。
經過這三個階段,孩子大腦中的思考迴路也就大致成型了。孩子會發展出依自我意志與目的採取行動的能力,接著學會判斷周遭情況,找出關鍵,如果察覺到哪裡有問題,就能夠想辦法處理。
孩子憑著出生到現在的感覺和經驗,提出「為什麼」「怎麼了」這些疑問,養成自主思考理由和原因的習慣,對日後思考力和觀察力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我認為日本的學校教育並沒有很重視孩子的「為什麼」,在教孩子發現問題並養成解決問題的能力上,一直都是失敗的。反覆背誦歷史年表或是單純的計算練習,根本無法培養這種能力。
就算進了大學,光是聽教授上課、勤做筆記,年輕人怎麼會有機會學到這種能力。
問出孩子的思考力
英國的超級名門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都設有「個別指導」這門特別的課。
「個別指導」是指導教授與學生一對一(或是一位教授對數名學生),每週針對特定課題進行討論的學習方法。不同於一般只有教授在課堂上一直講述,而是以對話形式進行,學生不能翹課,也不能偷懶。這對學生來說是很大的壓力。
在個別指導中,教授對學生的想法或意見會一直投以「So What?(那又如何呢?)」的疑問。
在反覆的問答攻防之間,學生會漸漸發覺自己思考中的謬誤,或是理論不夠明確的問題,進而鍛鍊思考力,並且從一個又一個的「為什麼」當中,萌生出獨有的創意或重大發現。
別怕被孩子問倒
近代科學之父牛頓看著樹上掉下的蘋果,心中產生疑問:「蘋果會掉下來,為什麼月亮不會掉下來?」後來便發現了顛覆過去科學常識的萬有引力。
對孩子來說,周遭充滿著不可思議的事物。家長被孩子問「為什麼」的時候,請盡可能回答他們。但是你一定也有被孩子問倒的經驗吧。這時候家長應該要怎麼做呢?
知名的日本教育學者汐見稔幸說,不妨給孩子一個可以聯想「奇幻世界」的答案吧。
比如說,孩子問「為什麼會下雨」。
「剛剛我看地上的草都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一定是最近沒下雨,水分不夠的關係。會不會是天上的神明知道了,便趕緊下一場雨,好讓它們多喝點水呢?」
有時候孩子的問題太難,說實在的,家長也不太清楚。若能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明當然是最理想的,但是包含我在內的大多數家長,真的沒辦法正確的回答孩子的所有問題。
這時候就應該要清楚告訴孩子「我不知道!」,然後「我們一起查查看!」,這樣的態度是很重要的。
帶著孩子一起打開解謎世界的大門,你可能會發現,我們大人早已不知不覺把這些疑問當成理所當然的了。
如果孩子開始問「為什麼」,那就表示他已經踏上學問與科學世界的知識旅程了。
作者介紹|岡田昭人
東京外國語大學研究所綜合國際學研究院教授、牛津大學教育學博士。出生於1967年,是第一位取得牛津大學教育學博士學位的日本人。目前任教於東京外國語大學,自2015年起,擔任倫敦大學客座教授。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先覺出版《世界第一牛津式教養法:教出有自由個性與關鍵5力的孩子》
責任編輯/陳憶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