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蔣介石僅十萬兵力,卻花2年就擺平北洋軍閥群雄割據?背後其實暗藏這些「巧合」…

2019-03-21 17:24

? 人氣

蔣介石能快速北伐統一中國,其實有「天時地利人和」。(圖/維基百科)

蔣介石能快速北伐統一中國,其實有「天時地利人和」。(圖/維基百科)

從中國歷史上來看,各朝各代欲一統中國,幾乎都是由北向南統一,只有發生過兩次由南而北的統一戰爭,一次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由南起義北伐,命徐達、常遇春兩名大將把蒙古人建立的元朝趕回大漠;另一次就是蔣介石率國民革命軍北伐,掃蕩北洋軍閥,統一中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1926年到1928年革命軍北伐大成功,僅用短短兩年就將中國統一,也是後人時常歌頌的蔣公戰績,但蔣公能打贏並不是他有多神,而是當時的北洋軍閥本就人人自危,加上有一連串的局勢變化,蔣屆時順勢而為,才加速了中國的統一……

各懷鬼胎的北洋軍閥

在北方的軍閥所有兵力相加少說有百萬以上,怎麼蔣介石能夠以10萬北伐軍橫掃北方呢?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關鍵就是──北洋軍閥當時已是四分五裂,派系鬥爭之間嚴重,誰都恨不得一口把對方吞了,更不用考慮合作,所以只要稍微分化、讓他們自己互坑,就能坐收其成、逐個擊破。

首先擊破直系的吳佩孚,當時直系的部隊主力正在北方對付馮玉祥,加上名義上是直系的孫傳芳想坐收漁利而按兵不動,任由革命軍北上,等到北方戰事終了,吳佩孚的軍隊南下支援時,已經來不及了。孫傳芳最後也沒撈到好處,革命軍打完吳佩孚下一個目標就是他,而且他害怕奉系勢力趁機併吞東南,拒絕接受奉系伸出的援手,就敗給了革命軍。

而奉系的張作霖則和孫中山是老朋友,從一開始就沒有淌這灘渾水,只有依附於奉系的張宗昌堅持抵抗革命軍。

拉攏「倒戈將軍」馮玉祥「山西王」閻錫山

北伐能夠勝利,當時位在西北方、手擁重兵的這兩位將軍,成了左右戰局的關鍵勢力。首先是一生中曾數度臨陣叛變,有「倒戈將軍」之稱的西北軍將領馮玉祥,他當時對吳佩孚發起政變後,雖然讓自己勢力大增,但吳佩孚就拉攏了一切可能的力量,包括奉系和晉軍一起圍毆馮玉祥,退無可退的他向廣州的國民政府提出聯合的請求,此舉無疑是為革命軍增添了一對翅膀,而馮玉祥也順利讓自己在這場亂局中活下來。

另外盤據山西的「山西王」閻錫山也加入了國民政府,他佔領山西已久,但擔心東北的奉系侵略他的土地而開始與其他勢力聯合,其實一開始閻錫山的選擇是吳佩孚,只是吳佩孚一下就被打敗了,對局勢十分敏感的他就立刻改變策略、加入了廣州國民政府的陣營。

除了北方有兩大勢力加入,有許多在東南的軍閥在評估與革命軍交戰的代價後,選擇直接投靠,國民政府可以說是一邊收編各地勢力一邊北伐,越來越大。所以其實北伐過程中有真正大規模交鋒的軍閥只有吳佩孚、孫傳芳和張宗昌。

1928年5月底國民革命軍在打到河北後,聯合馮玉祥、閻錫山等勢力包圍了北京、天津地區,當時在北京的張作霖見大勢已去,決定撤回東北老巢,不料途經皇姑屯時被日軍炸死。1928年年底,接手東北軍的張作霖之子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中國完成形式上的統一。

2年就能從由南打到北,靠這支鐵桿部隊

當然,革命軍的軍事素質也不能忽略,多數革命軍都是黃埔軍校出身,有系統地接受軍事訓練、紀律嚴明,加上被灌輸了愛國主義思想,並以口號、校訓等作為統一鼓舞軍心的方法。另外,北方的軍校培育出的畢業生多不受軍閥重用,轉而向南方移動尋求機會,為革命軍注入力量。

美國歷史作家布賴恩﹒克羅澤在《蔣介石傳》中提到革命軍與軍閥軍隊的區別:「他們(國民革命軍)和軍閥的軍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後者每到一座城市便徵用民房,強迫當地商人為軍隊負擔2至3個月的費用,並擅自徵用當地勞力;而北伐軍則在廟宇和公用建築中宿營,交付生活費用,發給士兵軍餉,並且不抓壯丁。」

蔣介石北伐成功,除了黃埔的部隊夠給力,上述這些天時、地利、人和也是關鍵因素。不過國民革命軍也不是一路順遂,在途中也經歷了國民黨分裂危機「寧漢分裂」和日軍出手搞破壞的「五三慘案」,若沒有智慧和謀略度過這些難關,恐怕也沒那麼容易。

責任編輯/潘渝霈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佳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