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不可能改,他們就像電線桿一樣,你怎麼踢他、打他、罵他,用任何方法都不可能動搖他。但我們還是要去啊!電線桿不會動,但是身邊總有東西會動啊!」她又說著:「我要這樣一步一步走到日本,要求日本政府跟我道歉賠償。」
4月初的陽光很暖,從涼州街右轉來到迪化街一段,好似進入了另一個的世界,傳統的閩南式建築及西式洋樓交錯紛雜,彷彿穿越回到100年前的台灣。
慰安婦紀念館「阿嬤家」便是出現在這樣復古懷舊的輪廓之中,但同時又為這條古老的街道,賦予嶄新的意義,成為阿嬤們在大稻埕這塊土地上的守護神。
這次帶來婦援會執行長康淑華與深受阿嬤信賴的社工麗芳的採訪,並特別選在阿嬤家進行。館內透著阿嬤們生命的軌跡,以及婦援會的信念,堅持長期陪伴工作能為生命帶來改變的婦援會,至今已陪同慰安婦阿嬤走了 25 個年頭,好似如歌的行板,溫柔而堅持不斷地關懷著阿嬤。
「我想請問兩位是怎麼看待『陪伴』這件事情?」
「我們可能是唯一可以和阿嬤聊這件事情的人,陪伴的力量可以讓受害者的生命可以獲得改變,而他們創傷也得以有機會復原。」
這個唯一的力量包括,理解傷痛、尊重想法、不評價阿嬤的過去,並能願意等待阿嬤敞開心扉,堅定地肩並肩站在一塊,還給自己生命最美好的樣子。
「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熄。祂憑真實將公理傳開。」
阿嬤們的溫柔堅韌就像折不斷的蘆葦,去年由婦援會出品、導演吳秀菁拍攝〈蘆葦之歌〉,聆聽並見證了她們勇敢的生命禮讚。聽康淑華執行長說,原本以為〈蘆葦之歌〉的觀眾群是 40 歲以上的婦女,沒想到現場卻是以年輕觀眾居多。電影將阿嬤晚年的轉變與力量展現出來,沒有總是憤怒或傷心,相反地,透過婦援會的身心工作坊與社工的陪伴,她們跳舞、參與藝術創作、也充滿笑聲。
阿嬤們再平凡不過的晚年生活裡充滿可愛的趣味,令人忍俊不禁;但同時也從她們的談話和表情中,感受到在療癒傷痛過程裡仍透著難受的過去,看到這裡,眼淚也會不禁簌簌落下。透過阿嬤的故事,遙不可及的歷史和現今的生命得以重新連結而有了感動。
太魯閣族的沈中阿嬤曾深刻而沉著地說:「日本政府不可能改,他們就像電線桿一樣,你怎麼踢他、打他、罵他,用任何方法都不可能動搖他。但我們還是要去啊!電線桿不會動,但是身邊總有東西會動啊!」她又說著:「我要這樣一步一步走到日本,要求日本政府跟我道歉賠償。」
沈中阿嬤一直清楚自己在做些什麼,她的腳不好,但每次聚會都是由她拉著其他阿嬤共舞,扮演帶動氣氛的角色。這樣活潑開朗的笑容,又是歷經多少次暗自哭泣和委屈才得到的呢?沈中阿嬤天天在後門洗衣服便可見的山洞口,卻是過去被日本士兵蹂躪的地方。太魯閣族非常重視女性貞潔,和丈夫以外的男人發生關係便是觸犯禁忌,阿嬤過去結婚四次,前三任丈夫都是聽到她過去的遭遇後而選擇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