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家多年,或許你不記得他們的身影、他們的笑容,但你一定記得,那在街頭巷口迴旋環繞著的叫賣聲。透過錄音機播送,那一聲聲或低沉溫厚、或清亮活力的呼喊,就像毛線團的線頭,聽到的瞬間,記憶的手指輕輕一拉,就回到童年。
移動職人的叫賣,帶你我重返童年
童年的色彩總是昏黃溫柔,昀珈回憶著,國小時她住在新竹外婆家,修東西或換玻璃的阿伯們,會在每天的黃昏時分經過外婆家門口。「聽到那個聲音,我就會馬上想到記憶中的那個時刻,外面風景一定是黃黃的、溫溫的,像我們聽到一首歌,就會想到一個畫面的那種感覺。」
就讀輔仁大學文創系的蔡昀珈、林韋萱、林雅若和賴羿穎,四人在一次討論畢業製作的會議中,發現原來彼此腦海中都存在著幾段生氣十足、富韻律感的叫賣聲,對他們而言,這就是最契合班級聯展主軸「臺灣的生活環境」的命題了。
這些獨特的叫賣聲如此堅韌地深植於人們的記憶,卻鮮少有人將它們與社會議題產生連結,但這樣的流動攤販文化確實體現了臺灣幾十年來的社會變遷,也成為世代間隱然環扣的連結。
年輕的二十出頭的女孩,替他們取了好詩意的名字:巷弄間的移動職人。
生活的考驗,職人與警察的無言默契
「巷弄中的移動職人」名稱浪漫,但他們的生活不可能如此詩意。
真正的生活是這樣子的:移動職人在社會秩序維護者的眼中,是屢勸不聽的噪音製造者,破壞市容、影響交通。一次取締相當於他們的好幾天生計,更嚴重者,甚至會扣押攤販車,使職人們失去賴以為生的工具。
雖然法律明確嚴實,但隨著時代改變,職人們能夠感受到彼方越來越多的善意。由於警察管理的區域一定,而職人們也有固定的移動路線,其實許多警察都與他們打過照面,對於熟悉的流動攤商,通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偶爾還是會開些單子交代一下。「畢竟他們也有壓力嘛」,伯伯笑著,絲毫不以為意。
賣麵茶的吳先生在台北地區小有知名度,常有人慕名上門。有次他如常出門踩街賣麵茶,看見一名警察遠遠地就朝他走過來,心裡七上八下,想說又要被開單了。沒想到警察走近後說的是:「我要一份」,臨走前還詢問是否能與他合照。
傳統文化和社會秩序的拔河
最曖昧的是政府態度。
每年國慶慶典,麵茶伯伯往往會收到政府邀請共襄盛舉,但在文化交流結束後,回到一般日常,他在街上沿路販售麵茶,卻還是有可能受罰。這樣的狀況,讓人十分納悶,為何政府明知道流動攤商文化的可貴性,卻又不訂定完善的法律制度,克服補貼職人生計、保存珍貴文化、維持社會秩序的種種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