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讀地理課的時候,地理老師都會教我們,那個秋海棠的北邊,隔著戈壁大沙漠,有著一片青青草原,風吹草低見牛羊,這個被稱為「蒙古地方」遼闊大地,讓人神往。當時我的小腦袋瓜浮現著美麗的塞外風情,與數不盡的牛羊馬,也暗自下定決心,總有一天要踏上這塊土地。直到長大,才知道這一切都是虛假,我們的國家只有台澎金馬,而那片塞外的土地,也早在1911年就獨立,稱之為「蒙古國」,地理課本寫的「庫倫」,則是「烏蘭巴托」,也就是蒙古的首都。
當然自己早就脫離被洗腦的年代,而且蒙古國早就與台灣建立非官方的關係,所以要前往蒙古,只要帶著台灣護照去烏蘭巴托駐台北經貿辦事處,繳交60美元,數個工作天就可取得蒙古國的簽證,開心地前往這個從小夢想的國度。
蒙古國總面積高達156萬平方公里,但人口僅有320萬人,首都烏蘭巴托人口高達131萬人,可以說將近一半的蒙古人,都住在烏蘭巴托,出了首都就是牲畜比人還多的狀態了。
如此廣大的國家,鐵道運輸就相當重要,尤其是貫穿俄蒙中三國的蒙古縱貫鐵道,幾乎佔了蒙古80%的貨物運輸,以及30%的旅客運輸。事實上,蒙古的鐵道發展歷史並不長,境內最早的鐵道,是在烏蘭巴托市郊的納來哈煤礦,在1938年興建了一條43公里長的運煤鐵道。
由於蒙古為蘇聯的保護國,為了防禦來自東亞的軍事壓力(最主要來自日本),因此蘇聯在1938年也開始興建一條長約238公里的貨運線,得以將相關物資快速運至蒙古境內,這兩條鐵道成為蒙古鐵道發展的濫觴。
1947年二戰之後,蘇聯開始興建「蒙古縱貫鐵道」,自西伯利亞鐵道的烏蘭烏德,經過俄蒙邊境的蘇赫巴托,進入蒙古境內,再經過廣大的蒙古草原,抵達首都烏蘭巴托,這段路線在1950年通車,也開啟了蒙古縱貫鐵道的歷史。
蒙古縱貫鐵道繼續往南建設,還越過了戈壁大沙漠,1955年已經通至中蒙邊境的扎門烏德(中國為二連浩特),此時中國內戰早已結束,政權改由中國共產黨統治,因此中國境內的路段也開始興建,並稱為集二鐵路,而且根據俄蒙中三方的協議,這條鐵道採用蘇聯的1524mm軌距。
這條2215公里長的鐵道完工之後,來自蘇聯的物資得以經蒙古運送至中國,行駛距離比起原本需經滿洲里及哈爾濱的運輸路線,還短了一千多公里,對於往來莫斯科與北京之間的貨物及客運,更有效率。
只不過1960年代,因中蘇交惡,中方不爽蘇聯,也擔心蘇聯會利用蒙古縱貫鐵道偷襲,就把集二鐵路的軌距,改為中國境內的1435mm標準軌,所以客貨車抵達二連浩特時,得要經過更換轉向架的作業,才能進入中國的鐵道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