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獵鷹人》(The Eagle Huntress)是2016年蒙古國紀錄片,票房與風評俱有不俗表現,與同年印度在台大賣電影《我和我的冠軍女兒》(Dangal)都是從競技運動切入,探討女性在當代社會面臨到廣義的「玻璃天花板」議題。
獵鷹或稱鷹狩,是蒙古由來已久的狩獵方式,特別是在蒙古西部的少數民族哈薩克族中,是一項文化傳統與生活方式。然而,既名之為「傳統」,便得迎接新時代的挑戰。
本紀錄片正是取材於此,劇情描述一位13歲小女孩,如何在獵鷹人為男性的窠臼下,憑藉實力與毅力,打破傳統,奪得金鷹節冠軍,贏得眾獵鷹人肯定,同時成就自己作為近代蒙古第一位女獵鷹人的夢想!
故事一開始便是壯麗的蒙古雪山與白雪皚皚的蒙古高原,展現蒙古人生存條件的嚴酷,隨後帶我們走進遊牧民族的生活與傳統男女分工,女性主要負責家務,而外出狩獵,尤其是獵鷹更是男人的專利。
但哈薩克族女孩Aisholpan Nurgaiv卻不願受限於此,身處獵鷹家庭的她,不顧周遭保守反對的聲浪,親身下峭壁捕鷹,飼養獵鷹,鍛鍊馴鷹技術,最終擊敗群雄,拿下蒙古烏列蓋金鷹節獵鷹大賽冠軍。她更在隆冬之際,成功與雄鷹搭配,捕捉到狡猾的狐狸,使獵鷹技術更上層樓,證明自己的獵鷹絕非紙上談兵的表演秀,她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蒙古女獵鷹人!
《女獵鷹人》是我看過最感人又勵志的紀錄片,是一部女性身處現代社會中自立自強的典範故事。整部紀錄片還能欣賞到罕見蒙古西部平緩蜿蜒的河流,混雜礫石的淺綠草原與冰封的雪白阿爾泰山,更能與飛鷹一同翱翔鳥瞰大地。單憑壯闊無邊的美景就先讓人沉醉,劇情也堪稱行雲流水,既見證遊牧民族的堅毅與刻苦,同時反映出生命或生存的純粹。最後收尾時大放Sia的《Angel by the wings》一曲時,畫龍點睛,將整個紀錄片做了完美的總結,令人感動淚流。
不過Aisholpan的成功絕非偶然,更大程度取決於開明的家庭,願意傳授技術的父親與母親一句「我相信女人有權利選擇」都讓人動容!而相較於東亞女性在該國地位的普遍低落,台灣已有首位女性總統出爐,且蔡英文總統非出身自政治家族,並不依賴家父長體制餘蔭,誠然是台灣漫漫性別平等長路上的新猷,但性別平等絕非個人所能完成,我也試抒己見:
一、台灣媒體上潛移默化的「雙重標準」
台灣媒體或輿論在台灣翻開性別平等教育或《性別工作平等法》的新頁後,卻是大肆報導女性嫁入豪門的生活起居及八卦樂事,罕見「家庭煮夫」的相關報導,甚至流傳「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的俗諺,媒體一方面嘴上說「婦女能頂半邊天」,一方面又大談「女子無才便是德」,這種透過傳媒的「雙重標準」,強固性別角色的僵化認知,無遠弗屆且潛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