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頂級巧克力征服《紐約時報》,高雅質感的秘密武器來自台灣

2016-05-25 14:48

? 人氣

這兩位法國人,跟他們那些法屬印度支那的祖先們不同,他們不再高高在上,他們認識每位賣豆小農的名字、住哪、家裡鋪哪種地磚。他們與小農建立了中間無盤商介入的交易機制,他們願付高於市價的金額,換得小農品質與信賴。結果他們一炮而紅,引來了全球知名的比利時巧克力之神Pierre Marcolini的注意,這位號稱巧克力界的路易威登,也開始跟著Marou採購起越南頂級可可豆。從此比利時甜食雷達中,出現了亞洲旗手越南。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Marou的巧克力依據種植省分來命名,因為都是單一地區來源,風味純粹粗曠有力,跟我們喝越南咖啡的感覺差不多。像是巴地省的黑巧克力,我一咬下羅望子、南洋釋迦、人參果(sapodilla)等越南水果記憶全部回來;檳椥省的充滿椰子味;前江省的有蜂蜜味。還有一款號稱是越南金銀島限量版,來自湄公河新富東島(Tan Phu Dong),據說有甘草、奶油、榛子味,可我只吃出酒酸味。

IMG_5833._resize.jpg
越南金銀島的位置。噓,黑金出沒。(圖/洪德青)

得獎的設計、台商的模具

有了好產品,接下來如何呈現整體包裝概念也很重要。Marou堅持與在地元素結合,因此找上了胡志明市的設計公司Rice Creative。Rice Creative由越僑Chi-An De Leo和Joshua Breidenbach於2011年創立,旗下成員均具有越南本土與國際多元的文化背景。雙方從鮮豔的可可豆筴發想,配合熱帶叢林與越南農作氣息,加上越南人力便宜,可採用手工絲網印刷,因此整體設計給人一種華麗的泥土意象。這裡,恕我實言,其實Marou的包裝紙有點像是我們拜拜用的金紙,但正是這股來自亞洲泥土的常民傳藝,才顯出越南巧克力與歐美品牌的不同,進而吸引歐美目光,成就雙方合作在2014年拿下Pentawards食品包裝設計銅牌獎。台灣設計流行創意雜誌dpi也曾在2012年專文報導這間越南設計公司。

yonghsin.jpg
Marou創辦人之一的Samuel Maruta與台商永欣公司洽談合作。(圖/Marou Chocolate)

Marou還有另一項秘密武器。一般坊間片裝巧克力上的壓紋多採矩形,方便消費者小塊掰食,但Marou卻採菱形壓紋,看上去高雅不呆板。要呈現菱形壓紋,得要有菱形模具,他們找上了平陽省的台商永欣塑膠公司合作,對台商塑膠射出的開模功力非常滿意。每逢有人到工廠參觀,他們導覽時都不忘提到巧克力模具來自台灣公司。

Marou從製成、印刷到包裝的過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