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頂級巧克力征服《紐約時報》,高雅質感的秘密武器來自台灣

2016-05-25 14:48

? 人氣

越南頂級巧克力Marou,背後有台商的貢獻。(圖/洪德青)

越南頂級巧克力Marou,背後有台商的貢獻。(圖/洪德青)

河粉、春捲、越戰、外配......,誰想到有天越南居然跟巧克力連在一起?!兩名法國人,2011年在越南創立亞洲第一個精緻手工巧克力品牌,Marou Chocolate。不過幾年光景,今年初驚動了《紐約時報》前來採訪,記者臨走前還帶了20條當伴手禮。更酷的是,巧克力上的菱形壓紋,正出自我們平陽台商的模具,可見台商到東南亞打拼,岔出的小徑或許比主道更柳暗花明。

自我離開胡志明市後,越南改變太多,不過沒關係,在美國上amazon照樣買到這款巧克力。其實我不懂黑巧克力,因此找了一周至少吃三次巧克力的美國友人評鑑一下,Laura說口味很不錯喲,充滿熱帶果香氣息,我問她真能分辨各種黑巧克力標榜的成分?她說當然,蜂蜜與肉桂是基本款,她還吃得出煙草味,這跟品酒一樣的道理。好吧,我承認我都不擅,但我喝得出烏龍、香片、東方美人茶的差別,東西方各有舌頭巧妙。Laura也注意到包裝紙的精美燙金印刷,事實上這款巧克力的設計得過國際大獎,台灣設計流行創意雜誌dpi也曾專文介紹。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IMG_5827.._resize.jpg
來自越南巴地省的黑巧克力,是Marou最具特色的產品。(圖/洪德青)

2011年由兩位法國素人在越南創立

Samuel Maruta及Vincent Mourou,一位是法日混血,一位有法美血統,兩人在法國素昧平生卻跑到越南結緣。起初他們在胡志明市的越語班認識,後來一起去叢林徒步冒險,旅途中他們聽說湄公河三角洲正發展新興的可可豆事業,兩人交換許多對巧克力的想像,越聊越熱血。2011年他們決定聯手創業,因兩人姓氏發音相似,各取一半,取名Marou Chocolate,他們也是第一個把巧克力總部設在越南的歐美人士。

他們原先一個在銀行業一個在廣告業,對巧克力製作完全是半路出家,最初只能上網依樣畫葫蘆摸索。後來得到胡志明市老外圈的支持與資源,匯集了法式巧克力技巧並從越南小農那裏買到2公斤可可豆,這才真正起家。這幾年經越文、法文、英文、日文、中文等媒體相繼介紹後,今年三月,他們登上美國最主流的《紐約時報》。

看看法國人在越南靠巧克力創業的紀錄:

連比利時巧克力之神都慕名而來

Marou的成功之道是非常重視選豆,他們認為只要豆對了,後面就閒了,產品就賣了,無須靠太多後製來擦脂抹粉,很符合現今食安理念。目前他們的可可豆全部來自越南南部五省:同奈、檳椥、巴地、前江、林同等,各地小農把豆子放在木箱內發酵六天,放在竹蓆上曬乾後,再送到Marou位於胡志明市郊守德郡(Thu Duc)的15人工廠。之後經過烘烤、去殼、研磨、煮漿、冷凝、包裝等程序,然後你就可以在越南各大高級商店買到這款黑巧克力啦。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