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海獅號,巴國這艘派往孟加拉灣的潛艦,其實再也沒有返航,反而在孟加拉灣沈沒。關於沈沒的原因眾說紛紜,有一說被印度潛艦卡蘭芝號(INS Karanj, S-21)(蘇聯製的641方案, Project 641,北約代號狐步「Foxtrot」)擊沈,寇萊塢(Kollywood)更依此在2017年拍出印度首部潛艦主題的電影「The Ghazi Attack」,片中也有提及巴國部署的極機密情報。不過也有研究者認為巴國潛艦組員不當的操作導致沈沒。無論如何,Raazi的故事是符合歷史的。
另一個現實的元素是主角的演出。好萊塢描繪的情報員幾乎就是比較現實的超級英雄,然後有時為了標新立異才會加入一些人性的部分。Sehmat從完全局外人的大學生變成情報員後,即使按照訓練達成任務,尤其是刺殺,強大的情緒波動依舊無法避免。
同時,Sehmat周遭的巴基斯坦軍人與家屬,雖然有愛國主義等的表達,也並非是冷血的惡魔,只是效忠於不同的國家。這些寫實的風格加上精湛的演技與緊湊的情節,使得這部片可以媲美或是超過台灣觀眾熟悉的好萊塢諜報片。這些寫實的元素主要是因為該片的故事是以小說「Calling Sehmat」為本,而小說則是該作者對於印度情報員與軍官的採訪而成。
儘管該片的寫實風格可圈可點,一些小錯誤仍難免。譬如說巴國反情報單位出現時,使用福斯(Volkswagen)T3的廂型車其實是1978年才推出,在1971年是不存在的。軍官是家中的賓士 W123系列轎車則是1976年推出,同樣跨越時空。當然,這些毛病也存在好萊塢的電影,但是相較於同樣以歷史為主題的電影,例如「慕尼黑」,這些的錯誤還是比較罕見。
對於寶萊塢或者更廣泛的整體印度電影界而言(編按:印度語言眾多,南北分歧,因而各自有屬於自己的影視產業。印地語為主的孟買即為寶萊塢Bollywood,泰盧固語為主的海德拉巴是托萊塢Tollywood,坦米爾語為主的清奈則為寇萊塢Kollywood),Raazi只是一小步,未來一定會有更為精湛的作品出現。不過就目前而言,該片象徵印度軟實力的成長。即使是好萊塢擅長的諜報片,以後也會漸漸無法獨領風騷吧?
作者介紹|吳尚書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國際關係博士,目前於新加坡任職於智庫研究員,研究興趣包括軍事現代化、鐵道與國際關係。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想想論壇(原標題:【南洋想想】Raazi:印度諜報片的里程碑)
責任編輯/林安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