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代的台灣人,都穿和服嗎?看完這部劇,才知道台灣人的穿著曾經這麼美啊

2016-06-17 07:30

? 人氣

描述1920年代美國華麗揮霍年代的文學改編電影《大亨小傳》與《紫色大稻埕》一樣,深知服飾在社會階級呈現上的重要性。時尚裝扮一直就是地位權勢的代表,古今中外皆然。1920-40年代的大稻埕,不但有日本殖民者帶來的和服穿著、傳統漢人的旗袍馬褂,也有西方歐美的時尚洋服。台灣特殊的時空歷史,讓《紫色大稻埕》的服飾演出變成了一場令人驚豔的視覺宴饗。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紫色大稻埕》這邊看:

推薦:日本觀光客在台灣這4個地方找到舊時代的美好回憶!

考究在於細節,精緻出於堅持。《紫色大稻埕》的服裝設計為了要呈現出江家茶行名門望族的優雅內斂,江父與江家太太們的傳統中式服裝皆為手工縫製,在版型上大多採用了20年代特有的連袖式剪裁法,純手工包縫的滾邊甚至配上精心訂製的花扣與包釦。一件旗袍至少七個包釦的配置,不止演員穿脫不易,製作上也耗費時日,但這些台灣老師傅手中尚未失傳的手工花扣藝術,卻能夠讓演員在著裝過程中更融入當時的情境。

圖3.jpg
《紫色大稻埕》傳統中式服裝皆為手工縫製,呈現台灣老師傅精緻手工藝。(圖/ 紫色大稻埕粉絲專頁

戲中年輕一代的角色服飾,則是以當時西方流行時尚呈現20年代大稻埕的多元與活潑。大戰後的20年代是歐美女性服飾解放鬆綁的開始,低腰剪裁的流線型洋裝配上《大亨小傳》中黛西小姐的俐落短髮,再加上風行一時的圓頂小帽,是大稻埕女伶如月的原型。但有別於一出場就摩登出色的千金小姐彩雲,剛到台北的如月是一身粗布格子衣鄉下姑娘,服裝組在戲服剪裁與布料價位選擇上都細心考慮到社會階層差異。

繼續閱讀:台灣人穿和服「歹看?」

30年代後的如月蛻變成身著華麗戲服的女藝人,服裝轉變為30~40年代的中腰合身剪裁,裙身也較長,嫵媚自信中展現出二次大戰前西方搖擺爵士年代的成熟品味。當時從中國上海流行到台灣的仕女旗袍也是亮點之一,男士西服則多半由勤益紡織贊助布料量身訂做。服裝之外,髮型設計也是重點,大小假髮約30頂,每天女演員上工前須梳頭兩小時才能上戲。

圖5.jpg
如月(柯佳嬿 飾)不同時期造型。(圖/ 紫色大稻埕粉絲專頁
圖7.jpg
逸安(施易男 飾)、彩雲(林玟誼 飾)不同時期造型。(圖/ 紫色大稻埕粉絲專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