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坐下去就不想起來的懶骨頭沙發,從2002年銷售至今已賣出超過一百萬個。無印良品之所以能推出全世界都喜愛的設計,在於有優秀的設計師參與商品開發。到底成功擄獲人心的懶骨頭沙發是如何設計出來的?懶骨頭的生母,設計師柴田文江女士接受《日經設計》(日經デザイン)雜誌專訪時,分享了懶骨頭沙發誕生的故事。
無印良品有個名叫「生活良品研究所」的網路平台,邀請設計師在開發新產品的同時聽取消費者意見、一邊進行產品的改良與設計,最後再選出最佳商品問世。當時,有許多網友反應「想要就算坐在地板上,也不會腰酸背痛的舒服坐墊」,於是無印良品以「坐著的生活(すわる生活)」為主題,邀請設計師們一同發想各種產品的可能性。
「我心目中最能展現無印特色的家具,應該介於家具與雜貨之間,形式不限定於椅子、墊子和抱枕,而是介於三者之間的商品。」
回憶起 2002 年的狀況,柴田文江說,當時無印良品的家具種類還不像現在這麼多元,品牌風格也還有點「鬆散」,有許多天馬行空的想法。因此她認為,在當時的氛圍下不適合推出常見的正規家具,而是「不拘泥於固有形象,最能確切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這也是柴田文江認為最能展現MUJI風格的作法。她從這個概念出發,開始製作產品的原型,懶骨頭沙發正是反映當時無印良品風格的專案。
一場暴風雨的意外 造就懶骨頭誕生
柴田文江原本想用沙包和棉質布料來製作商品雛形,但手邊的棉質布料剛好不夠,又礙於外面正下著暴風雨,不方便出門採買,只好湊合著用手邊有的伸縮布料來製作。沒想到,將不同布料縫合在一起後,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
懶骨頭的表面由伸縮性不同的布料縫製而成,因此橫放時,能像椅背般堅固;直放時,又能夠成為隨意躺臥的軟墊。這個概念後來便誕生出我們現在看到的,功能多樣又舒適的懶骨頭沙發。
剛上市的懶骨頭沙發,不僅具體地反映出當時無印良品的風格,更受到許多消費者的喜好,銷售量蒸蒸日上。當時沒有人想得到,試做商品竟能如此熱賣。不過,懶骨頭沙發並非就此一帆風順,商品問世 6、7 年後,懶骨頭沙發面臨了銷售量大幅下滑,瀕臨停產的命運。
瀕臨停產前的最後一搏
當時由於許多業者接連推出跟懶骨頭相似,而價格又更低的商品,讓懶骨頭沙發的銷售量逐年遞減,就連無印良品生活雜貨部的負責人依田德則先生,在接受日本SAPIO雜誌訪談時也表示,當下不禁認為「MUJI懶骨頭沙發的風潮也差不多過了吧?」依田德則回憶,正準備要開發取代懶骨頭的新商品的時候「當時我們想著,就算要停產,也要等到把懶骨頭沙發現有的問題全部解決後再說吧!」於是開始著手改良初代的懶骨頭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