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為了畫畫而避世,又或者應該反過來說,畫畫才是讓他避世的方法。他在一次訪問中曾經說過,每當他在夜裏創作時大聲地播放音樂,工作室就好像變成了一艘太空船,而他彷彿在經歷一場零重力的宇宙漫遊。
回憶是奈良創作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元素,特別是關於童年的往事。他在日本本島最北部的青森縣弘前市出生長大,因為父母經常要外出工作,這位藝術家幼年最好的夥伴就是繪本與音樂。
直到七歲之前,奈良和家人居住的房子位於廣闊的田野之中。他是家中的幼子,兩個哥哥們都比他年長將近十歲,所以童年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人和家裏收養的一隻流浪貓在一起。他也常去看鄰居家裏養的一些羊。這些動物、繪本和音樂成了他世界的核心。
在青少年時期,從父母給他的第一部卡式帶收音機開始,奈良對音樂的熱愛就有增無減。他會透過駐日美軍基地的電台收聽六、七十年代充滿反越戰情懷的音樂。奈良也曾經去過東京的日本武道館看尼爾.楊德的演唱會,那是他第一次看西方歌手的現場演唱。
這些年來他的音樂喜好變得更加廣泛。他早期聆聽美國和英國的音樂,接著在中學時期就開始接觸民歌和搖滾,成年後就喜歡上龐克。雖然聽不懂英語歌詞,但奈良卻對旋律和節奏着迷,亦會設法去理解歌曲的含義。這練習為他耕耘了一塊讓想像力萌生的沃田。
1978年中學畢業後,奈良考上了東京一所私立藝術大學學習雕塑,但後來發現自己對畫畫更有興趣。因此隔年他便開始在該所大學內修繪畫課。兩年後,他因為第一次去歐洲旅行,花光了所有的學費,因此轉校到名古屋的公立學校愛知縣立藝術大學。但在那裏,奈良並不是一位模範生,作品大多只是為了應付功課而作,儘管學校規定的畫畫課程沒能激起他的熱忱,但他反而喜歡在自己的筆記簿、畫簿和各種包裝廢紙上畫下塗鴉似的生活點滴。
這種畫畫習慣來自他的童年經驗,奈良的母親在他小時候經常會保留一些海報和廣告傳單讓他在反面畫畫,對當時的那個小小藝術家而言,每張乾淨的白紙都非常珍貴。奈良現在依然保留這個習慣,他會於紙皮箱、信封、舊的手稿、收據單、廣告傳單等各種能作畫的平面上畫畫。經過藝術家的創作後,不論是原本廢棄的或新的材料都被賦予了新的生命,搖身一變成了藝術品。
除了童年回憶,奈良的作品,尤其是他的素描,也受到繪本和唱片封套的影響。對奈良來說,小時候閱讀繪本是一種啟發他想像力的方式。雖現已為成人,但繪本對奈良依然充滿吸引力,因為它們提供了一種讓他和回憶對話的語言。而唱片也是如此,奈良收集唱片為了音樂,同時也為了封套。
因為當時價錢便宜,他年輕時買了很多進口唱片。這些唱片的插畫、攝影和設計都讓奈良學習到不同的藝術展現手法。他經常會一邊聽著唱片,一邊研究手中的封套。雖然他讀不明白封套,也聽不懂外國歌曲,但他發現專注在研究歌曲的結構和封套的設計上,能讓他在沒有文字干擾的情況下訓練想像力。奈良很享受這個過程中的自由和純粹。
至今,奈良依然會大聲地播放唱片音樂,讓音樂來震撼和鍛煉他的創意。音樂的抒情能力明顯地反映在奈良的素描上,它們無拘無束、隨心所欲,而最重要的是那些作品是即時性的。他大膽的線條、鮮明的圖像和「大聲」的字句都記錄著他的創作足跡。
但奈良的素描特色在於他的技法,他以連續不斷的曲線和放射狀的短直線,熟練地描繪的人物,證明了他在技巧上的訓練。為表現奈良有感必畫的習性,我們在展場的偏廳也展示了一些他在紙皮箱以至信封等各種平面上所創作的近期畫作。素描在奈良心目中的重要性,甚至讓他視某些草稿為已完成的作品。
*作者陳少東為麥禮賢夫人藝術館館長、南條史生為森美術館館長,本文選自《一期一會:奈良美智Once in a Life: Encounters with Nar》(亞洲協會香港中心出版。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