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七成漁獲來自「破壞性漁法」,工業化、規模化的遠洋漁業透過大型漁撈作業方式、圍網漁船,壟斷漁獲量,捕撈的細網亦無法讓尚未成熟的小魚倖免於難。耗竭日益減少的漁業資源,並破壞海洋生態的健康。「永續性漁法」不以追求「高效率」為目標,讓物種恢復與資源遞補的速度大於捕撈數量,不拖網、不濫捕,尊重海洋資源與文化,期望人與海洋能達到真正的共存,未來的海年年有魚。
透過影像,紀錄難以永續的永續漁法
綠島擁有全台灣唯一一艘「鰹竿釣」船,鰹竿釣在日本又稱「一支釣」,以平均一秒鐘一隻魚的速率,用魚竿將鰹魚一支支釣起。即使捕撈速度快,鰹竿釣具有高度選擇性,不會釣起還沒長大的小魚,過去往往在 30 分鐘內讓漁船滿載而歸。鰹竿釣需要十足的分工合作,灑魚餌、灑水、釣魚,合作無間才能擁有如此漁獲。近年來,大型漁船在遠洋大量捕撈,降低近海漁獲量,綠島青年人口外流亦成為鰹竿釣船即將消逝的原因。
年輕人留在綠島如果開民宿能賺錢,為什麼要釣魚?
面對漁法即將消失,幾年前綠島鰹竿釣鄭船長曾與當地人規劃觀光活動,讓遊客上船觀賞鰹竿釣,並親身體驗漁法。但鰹竿釣船上能多乘載的遊客數量不多,每出港一次就得出動所有船員,鰹竿釣船上船員平均年齡六、七十歲,即使很想向更多人介紹鰹竿釣,身體亦不能負荷更多次的出海,只好宣告暫停。
無法親自延續永續漁法的進行,七位來自海洋相關科系學生所組成的《漁生》團隊希望透過影像紀錄,保存這些即將逝去的永續漁法。調查台灣現有 30 幾種漁獲方式,從金山磺港到屏東東港,濃縮出目前正在消逝的 13 個永續漁法,並將其拍攝成紀錄片,牽起人們與海的連結,並更加重視海洋文化的內涵。
共築對海洋的喜愛,享受捕魚與拍攝的每個過程
我們都喜歡海洋,它離我們很近,卻也很遠…
進到台北海院以前,《漁生》的成員們對海也不熟悉,對他們而言,海就是環繞在島嶼四周、一片蔚藍的美,如同一般人對海的想像一樣。
負責拍攝的朱許暘是金山磺港人,爺爺年輕時從事漁業,亦參與金山磺港特有的「蹦火船」作業,以前許暘總覺得爺爺身上都是魚的腥臭味,不喜歡和他站在一起,甚至不願意在同一張床上睡覺。對許暘來說,海是從小陪伴自己到大、熟悉的事物,儘管對海的認識不深、漁業的辛勞使爺爺不讓子孫繼承自己的工作,許暘仍想以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為海付出。
談到這邊,團隊成員們突然爆笑,告訴我許暘愛海成痴,每次出去拍攝,身上總背著兩件泳褲、五個蛙鏡,「他永遠穿著泳褲,看到可以下去的海,褲子一脫就跳進去了!」導演田伍峰和許暘是看到海最容易失控的兩人,在清水斷崖公路上,伍峰看見岸邊的漁船,不管自己只穿著夾腳拖,和許暘跨過圍欄便在巨岩上跳躍奔走,只為拍到最美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