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振榮談一綱多本》意識型態值多少錢?浪費太多資源在上頭,知識不只來自史書

2016-08-22 11:32

? 人氣

善用時間,就是善用資源。領導人的資源就是我的屬下,我不會凡事自己做,而是分配給大家做。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青年提問

青年:您的座右銘「挑戰困難、突破瓶頸、創造價值」,令人震撼與尊敬。有時候瓶頸在自己身上,害怕自己能力不足,把困難想得太嚴重了。

Stan哥:我前面談的是外在的瓶頸,至於內心的瓶頸,還是要自己面對。只能說你的歷練還不夠,還需要再學習。原因很簡單,有的突破是需要時間的,不能急,要找機會學習,才能具備能力,挑戰困難。

每個人追求的目標與所具備的能力都不一樣,因此不要把自己逼到能力不可及的目標。以同樣的年紀而論,當年的我比起現在的你們,你們的能力、視野都比我好太多了。且在公司裡,也有很多同仁的能力比我三十三歲創業時的能力強很多。我不認為一代不如一代,我相信一代強過一代。

慢慢的學,時間的累積,不斷的進步,要以這樣的思維突破自己的限制。若碰到問題就怨天尤人,或者該負責的時候卻推諉塞責,沒有扛下責任,就找不到問題的原因。

相對於外在的瓶頸,心裡的瓶頸反而簡單,只要改變思維,瓶頸就不見了,也能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

青年:經常為了課業問題和父母起衝突,在社團很活躍,只要退步幾名,父母就會嘮叨不停;選社會組,爸媽說爛死了,要選自然組才有前途。該如何化解這種價值觀的衝突?

Stan哥:我沒有這個經驗,不知道怎麼回答這個問題。我比較幸運,和媽媽的溝通沒有問題。溝通不良、發生衝突,自己可能也有責任。父母親比較年長,出發點是愛護孩子。父母講的話,不一定要挑戰,如果有出入的話,父母講他們的,我做我的,只要不違反父母的大原則即可。

我四十多歲時,宏碁年年成長,我母親每天看報紙,總是替我擔心,常常跟我說:「出人頭地很好,可是不要承擔那麼多風險。」我沒跟她多說,但我知道她是愛護我的。公司若有人離職,報紙大肆報導,她會安慰我:「有人意見不同,離開公司,像樹木的冗葉贅枝,適度割捨,對樹木的成長有幫助,不一定是壞事。」

再舉一個例子:我上小學時,到學校大概要走十幾分鐘路,一路上有賣東西的小店、市場。我出門後,母親跟在後頭看我的行為,只要沒有偏差,她就不會管我。

我記得有一次,英文考三十幾分,她想了解原因,就跑去找老師,發現大家都考得不理想,而且知道我沒蹺課,她就安心了。母親看事情都是看背後的原因。跟父母溝通時,他們所關心的、所希望的,你都要聽進去。況且時代不同了,父母親也不一定聽不進孩子的意見。

和父母親衝突,自己心裡不舒服,父母親更痛心,要盡量避免。就算一時情緒來了,無法完全避免,事後還是要溝通,甚至向爸爸媽媽道歉,請父母親放心,委婉告訴父母:您們的方法我辦不到,因為客觀條件不同,我的能力也不一樣,但您要的目標我一定盡力去達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