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有想像過,如果沒有神像也沒有書籍、壁畫上的描繪,台灣人日日夜夜虔誠祭拜的那些神明,他們應該要長成甚麼樣子?神明似人然而氣質更勝於人,佛畫並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夠繪製,講究一筆一畫的神韻以及一呼一吸的專注,更重要的是,有沒有緣分。
台南的文化氣息,已經滲透到每一個小巷老街之中。而伴隨著先民來台的神明也已經融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對於神明的崇敬可以化身成各種形象和藝術創作,或是欣賞,或是膜拜,或是當作守護之用。留著小鬍子的佛畫大師賴俊榮肩負的就是將信眾的需求,轉化成一幅一幅的神明形體的工作。
在台南的一個低矮的路邊民房中,有著描繪諸天神佛低調而不張揚的畫室。這裡有道教的神明看顧,有佛教的菩薩彌勒加持,更有密教的金剛明王守護。
對於賴俊榮老師來說,一張畫的幾千幾萬個筆觸要在生宣紙上如何用工筆而不暈染的方式繪出,這是幾十年功夫的磨練才能有所得,不是能夠輕易習得的。而工筆的細膩和一氣呵成的性之所至,更是要等到身心都十分協調之後才能達成的境界。
因此,神明要落腳的那張生宣紙並不會隨意地打開。往往老師畫室開門一整個上午,只是陪著老鄰居或是其他老師天南地北的聊天,等到呼吸氣息調順了,才會開始真正的作畫。
曾經擔任台南市府城傳統藝術學會理事長的賴俊榮老師的創作還是持續不停,但很多時候是否接案,已經成了看機緣的安排。老師在創作前並不會有甚麼齋戒沐浴的特殊儀式,因為重要的是心中有無神佛,而不是外在的行為有多麼遵照儀軌。
真正的關鍵反而是在於前來委託的信眾是否能夠闡述足夠多的訊息,王母娘娘是在佛堂裡面敬拜的形象,那麼自然不能是山海經中的圖騰刑殺之相;敬拜者希望的是瑤池慶壽的西池極樂金慈聖母形象,或者是草堂修行慈眉善目的西王母模樣,這都是佛畫大師得要鑽研詢問的資訊。
信眾要的是托塔天王李靖,或者是佛門護法神北方多聞天,毗沙門天的形象,每個細節都會需要進一步的鑽研和探究,甚至有時信眾還必須提供特殊的神體或是信仰的來源,才能夠進而捕捉到接受香火的神明底蘊,也才能夠創作出承擔得起信眾香火的佛畫神體來。
更重要的是,佛畫創作不會有固定的時程,一筆一畫都要含有神韻,那麼就是一呼一吸之間都必須注入精神,注入氣魄;形體的勾勒,鬚髮的描繪,衣物的皺軸甚至是否鑲嵌金箔,都是必須要緩步完成的。動輒六月、一年的繪製期,委託者若是沒有緣分,恐怕也無法得見最後的成果。而因為生宣紙的難以駕馭,賴老師甚至連裱框都必須要自己執行,不能假手他人。
因為筆觸、墨色、紙質的駕馭十分之困難,在這個滿天神佛的古都台南,這樣一筆一畫,筆觸萬千的佛畫是否能傳承下去,就像其他無數傳統的藝術一般,只能看我們的緣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