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工作,是要在遺蹟中發掘一些有機物、再用它們去重新製作古人的飲料。麥高雲是美國賓夕法尼亞洲大學的生物分子考古學家(biomolecular archaeologist)。
他是研究古代酒精飲料的權威。也有些人叫他做「啤酒考古學家」(beer archaeologist)。他負責重新複製古代的酒精飲品:例如古希臘米達斯王(King Midas)宮廷用的酒,以及9000年前在中國新石器時代用的米酒。
在《國家地理雜誌》最近一個訪問中,麥高雲提到,酒對人類文明何其重要。麥高雲認為,人類很早就飲酒。世上不同的人類都會研究如何透過大麥、小麥和稻米去製造發酵飲料。
他甚至認為,人類先發明酒,之後才發明麵包。由於酒有其營養價值、又可以改變心智,便驅使人類從狩獵採集的方式轉而定居下來,改為馴養和種植糧食——換言之,為了喝酒,人類才建立村莊和社會。人類也會在宗教慶典和醫學上用上酒。所以麥高雲說,「文明的開端是由發酵飲料所刺激而成的」。
酒之所以成為宗教儀式的核心部份,原因之一在於其發酵過程。麥高雲認為,早期的人類認為「發酵」是一個不可思議的神秘過程——它會起泡、又可以製造出改變人類心智的飲品。於是,人類感到一些外力的存在,彷彿有外力透過啤酒在跟人類溝通。
在古代,酒也被視為健康的飲品。酒可以有效殺死細菌,而且比很多可能受污染的「生水」更安全,適合人類飲用。酒也被用作藥。羅馬人和希臘人都用酒來製藥。即使在今天,我們都不斷聽到一些研究指「每天一兩杯葡萄酒會有助健康」之類的話。
這位生物分子考古學家,如何重新製作古代的飲料呢?
他說:「我是先從最微小的化學、植物和考古學的資料出發,然後去找出它的主要成份。它有沒有穀物、水果、藥草的成份?然後,我再按古代文獻和壁畫上的訊息,把過程重做一次,複製當時的陶器,也收集當地的酵母。有一些釀酒方法已持續了幾千年。在布基納法索,他們仍然碳水化合物和糖混在一起去做,跟古埃及人在公元前3500年的方法完全一樣。」
來源:National Geographic、Big Think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Outside(原標題:啤酒考古學家,把古代啤酒帶到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