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得到史明的信任,才能吃到歐吉桑親手做的料理?他這4樣拿手菜,悄悄透露了他革命一生的信念與為人

2019-09-27 11:57

? 人氣

2015年,史明最後一次回新珍味探視,傳授道地手路菜。(圖/史明臉書)

2015年,史明最後一次回新珍味探視,傳授道地手路菜。(圖/史明臉書)

史明知道,這些來東京拜訪他,跟他「請益」的人,不一定都是真的要從事台獨運動的。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他們多半會到池袋西口,這個街角的小中華料理「新珍味」,來作客。有時候先佯裝成普通的顧客,有時候吃到一半,會跟他表明身份,有時候,則要等到三杯黃湯下肚以後,才開口表明來意。

位於東京池袋西口的中華料理館「新珍味」。(圖/維基共享)
位於東京池袋西口的中華料理館「新珍味」。(圖/維基共享)

他雖然在更年輕的時代,在中國的上海、華北、北京這裡做過許多地下工作,情報是他最擅長,也明白其價值的資源,所以,不論是誰,先認識探詢彼此再說。

如果談話投機,並且對方也表明,需要他的幫助,甚至需要投宿,新珍味的三四樓,這個只有幾個褟褟米大的狹小空間,就是他與對方徹夜長談,討論革命策略,國際局勢,島內政治的地方。

聊久了,住下了,總還是要吃飯。

這裡就是間餐廳,正常時間總有飯吃,但賣給客人的,與員工自己吃的,還是有差別。

史明就這樣,跟這幾道菜,有直接的關連。

可以說,所有跟史明有接觸的人,如果突破了前幾道信任的關卡,就可以吃到史明做的美食。

你吃下去了,腸胃療癒了,身心幸福感溢出了,也就表示,該知道,自己該為台灣獨立,做一些有建設性的貢獻了。

咖喱飯。

史明畢竟是個小學就唸小學校的人。日本時代,台灣的小學分為「公學校」與「小學校」,一般來說,公學校是台灣本島人就讀,小學校則是日本人就讀,或者生活比較優渥的本島人。一個小學校裡的一個班級,平均至多一兩個本島人。

這裡是要說,他真的很日本,連在台灣時,同學都是日本人居多。所以,他的咖哩飯,當然很日式。

咖喱飯這個在20世紀前後,由日本海軍所引領起流行的和風洋食,就很是這個時代的產物。
 
台灣一般人所吃的咖哩,也深受日本影響,一定不乏三大要素:洋蔥、馬鈴薯、紅蘿蔔。史明的咖哩,當然不例外。

但史明的馬鈴薯,特別大顆。有多大呢?大約四分之一顆馬鈴薯大,削皮,對切再對切,就丟下去煮了。沒有切成丁,沒有像是要能裝進料理包的秀氣,而是無比豪邁,像個鳳梨酥一樣大塊的馬鈴薯。

他說,因為煮久了會散開融化,切大塊一點,保持馬鈴薯的完整性。

紅蘿蔔也是一樣。

真正特別的,是肉。史明愛煮豬肉咖哩,這是日式,所以我們該說豚肉。他的豚肉,不是條狀,也不是塊狀,而是絞肉。

熱鍋後,下油、洋蔥、絞肉,炒到微黃以後,再下其他配料。

這個階段,一定要大量胡椒,史明說,越辣,越好吃。

用肉末之故,散佈在整鍋裡,舀起來的每一匙,都有肉。

如果說,咖哩飯,肉就是最重要的資產,那史明的咖哩飯就是實踐了重新分配,每一口都吃得到肉,沒有一口被放棄。

史明的咖喱飯很日式,也很史明,他喜歡用絞肉,實踐了重新分配,每一口都吃得到肉,沒有一口被放棄。(圖/史明臉書)
史明的咖喱飯很日式,也很史明,他喜歡用絞肉,實踐了重新分配,每一口都吃得到肉,沒有一口被放棄。(圖/史明臉書)

水餃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