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慢性腎絲球發炎,則有可能是因為藥物、細菌性腎絲球腎炎、全身性紅斑性狼瘡,或A型免疫球蛋白腎病變引起。
用中藥補肝的隱憂
很多長輩都會有中藥比較溫和,可以用來補身體,而且比較沒有副作用的想法。事實上,有些中藥複方裡會添加馬兜鈴酸,而馬兜鈴酸是一種惡名昭彰的藥材,它除了會造成腎臟的衰竭,也是一個很強的「致癌物」,很容易造成腎臟腫瘤。
既然馬兜鈴酸有這麼大的問題,為什麼有些中醫師的藥方還是喜歡使用?這是因為馬兜鈴酸具有利尿與減肥功能,所以還是存在於很多中藥的複方內。
另外,我曾經遇過誤服雷公藤的病人。病人在喝完藥湯後就發生急性腎衰竭,雖然被緊急送醫治療,但最後還是回天乏術。在短短不到一週內,一個人的生命就因為相信祕方而過世了。
除了這些,中藥裡殘留的重金屬也是很大的隱憂。中藥裡最常見的重金屬是鉛、汞,以及鎘。這些重金屬除了會造成腎臟的負擔,對於身體其他器官,也會有不良的影響。
除此之外,假如藥材儲存過久,也會發黴,產生赭麴毒素。赭麴毒素本身也有腎毒性。有很多腎臟衰竭的病人,一旦從醫師的口中知道自己的腎臟不好,就常常病急亂投醫,聽信親戚、朋友介紹的偏方,服用一堆祕方,不但讓病情更加嚴重,甚至面臨洗腎的命運。
泡泡尿不全都是蛋白尿
腎臟可以排除身體代謝後的產物、調控水分的排除,並且維持電解質的平衡。所以當腎臟出現了問題,最常出現的症狀有水腫、尿量變少、血壓高、貧血、全身無力與疲倦感、血尿,或蛋白尿。
就這些症狀來說,「水腫」在早上起床後,最常發生在背部。在站立時,會發生在下肢的腳踝。通常,這類型的水腫,用手指頭按壓後會產生凹陷,而且凹陷不會馬上回復。
至於蛋白尿,是指小便裡會有泡泡,但是「泡泡尿不全都是蛋白尿所引起」,這一點要特別注意。
一般而言,小便裡會有尿素,特別是在攝取比較多蛋白質的時候,尿素的產量會比平常多,這時就會有泡泡尿的產生。
如果是腎絲球受損所引起的腎臟衰竭,這時,腎臟因為沒有辦法留住體內的白蛋白(Albumin),白蛋白就會隨著小便一起排出體外,這時,也會有泡泡尿產生。
但是,要區別高尿素或蛋白尿所引起的泡泡尿,我們很難光從尿液的外表直接判斷,需要經由「驗尿」與「抽血檢查」,才能做準確的區別。
雖然如此,還是有一個小祕訣可以參考。一般來說,有問題的蛋白尿所產生的泡沫會比較細,而且泡泡維持的時間會比較久,有時甚至可以超過十分鐘。
所以家中的長輩如果有腎臟衰竭的高風險因子,例如糖尿病、高血壓、長期服用中西藥,或在懷孕期間,曾經罹患妊娠高血壓,那麼如果出現這些現象時都要特別小心,可以提早去醫院接受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