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澎湖醫療的不足,讓他發心長期投入義診,改變自己過去到偏遠地區蜻蜓點水式的公益服務。他選擇了當候鳥,固定的,回到那一定的地方。
2017年開始,杜元坤不只自己投入澎湖義診,更承接健保署用於改善偏遠地區醫療品質的計畫,派義大的醫師與護理師輪流駐點在澎湖的吉貝、將軍、花嶼等離島。
「去那,與其說是幫他們(病人)服務,不如說,是他們讓我覺得當醫師有價值。」他說。
雖然沒時間旅遊,太太與兒子出國,合照永遠沒有他,但他說:「病人的笑容,就是全世界最美麗的風景。」
他的雙手,在國外開一台手術能賺進200萬;在台灣,他卻塞紅包給經濟困難的病患,幫病人負擔全年上百萬醫藥費。行醫30多年,他每月捐出一半薪水,累計捐款近億元。
他用行動證明,即使已是準醫學中心的院長,位處高位,但未必要犧牲理想,實踐自我與擴大社會影響力,可以同時發生。
「人的快樂,有很多種,開保時捷、住豪宅,這種快樂,要別人幫你照相、或你用手機自拍,才看得到你在快樂。給別人快樂,不用手機、不用鏡子,你看得到他們在笑,你感受到他的心,這感覺最真實。」
從前,他認為生命是燦爛煙火,即使短暫,綻放過就好,所以全力挑戰不可能,不在乎代價;現在,他有太多待實踐的心願,想把技術與理念,傳授給年輕一輩,讓這源源動力,細水長流。他要把踽踽獨行路,走成一條鋪著病人笑容的坦途。
作者/吳中傑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
◎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