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死之際,即便失去意識,仍聽得見周遭的聲音...照護的臨終患者若是至親好友,趁他離世前好好跟他說說話。他包圍在你的聲音之下,情緒便能安定下來。
我會建議家屬或周遭親友,對臨終的患者「說說話」。
我會要求「因為患者耳朵仍聽得見,請跟他說說話」。
舉個例子,患者若是高齡的男性,我會詢問家屬:「如果阿公可以說話,他會想對兒女或孫子說些什麼呢?」
如果家屬回答:「阿公好像會交代『阿嬤就交給你們照顧了』、『兄弟姐妹感情要和睦』。」我就會建議,「那麼,請對阿公說:『阿嬤就交給我們照顧了』、『我們感情會很和睦』,如果說中阿公的想法,阿公肯定會點頭,『對對!就是這樣。』」
對患者說話的要求,其中一個目的是建立死者與生者間的羈絆。經過這種訓練,患者往生後,留下來的人也能在心中彼此對話。
根據上述的例子,家屬偶爾也會思考「阿公現在是以什麼樣的心情,在看著我們呢?」、「看到我們照顧阿嬤,兄弟姐妹感情融洽,一定會很開心吧?」
可以透過這方式,和先一步離開人世的至親,建立內心的羈絆,對離世所感到的孤獨就會消失。
自身痛苦或煩惱的時候,這樣的羈絆一定能夠成為支柱,支撐著我們。
另一方面,之所以要求和患者說說話,也是希望患者能平靜安穩地迎接最後一刻。
生命為時不多的人會有什麼希望、想聽到什麼話呢?
留下伴侶、兒孫的患者,或許內心想聽到的是「不用擔心家人的事情」。
如果患者喜愛音樂,或許想聽一聽自己喜歡的歌。
無論如何,不要因為離別將近而大哭大鬧,而是在最後一刻都顧慮到對方的心情。
這作法也會成為即將離開人世的患者重要的支柱,就算失去意識,至親好友的聲音一定能傳進耳裡。
我如此確信。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高寶出版《面對死亡,我看見的幸福與遺憾:安寧療護2800人中,所學到的生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