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居民陰謀論
持此論者指責居民要「炒房」,才想盡辦法趕走街邊型夜市。但政府一度讓非法營業行為「就地合法」,亦有為爭取攤商政治支持而施恩之嫌,為何輿論卻不聲援居民、檢討爭議背後之政治因素?
4. 民主與專制論
持此論者係反駁居民提議臺灣效法新加坡將街頭攤販集中管理,主張「我們是民主國家」,不應崇尚集權、「法西斯」。但根據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二○一四年評出的「民主指數」(Democracy Index),在完全民主、瑕疵民主、混合政權、專制政權等四個等級中,亞洲只有日本和韓國屬完全民主,臺灣則在第二級,也就是「瑕疵民主」(Flawed democracies),得分尚低於印度,至於新加坡也屬同一級只是得分最低而已,臺灣目前的民主足以自豪嗎?況且,有規劃、有管理就等於專制嗎?
說到新加坡,他們又是如何管理街頭攤販,有沒有值得臺灣參考的地方?
政府興建熟食中心 街頭攤販集中管理
新加坡在1950-60年代除經歷一連串的政治變遷(成為大英國協的自治領、加入馬來西亞聯邦、脫離聯邦而獨立建國)之外,亦經歷了快速的都市化,大量人口湧入市中心區工作與居住,為滿足其飲食需求,許多流動攤販因而出現在街頭,然而他們不但大多未持執照合法營業,販售的食物亦衛生堪慮。
新加坡政府因而在各地建造「小販中心」(hawker centres)將流動攤販集中管理,並由「環境與水源部」(Ministry of the Environment and Water Resources)轄下的「國家環境局」(National Environment Agency)負責監督。
然而,這些小販中心仍舊不夠衛生,缺乏乾淨的自來水與優良的清潔設備,致使流浪貓狗與病蟲經常可見,故仍擺脫不了窮人去處的社會形象。
後來,新加坡各地行政當局採取了一系列的小販中心改革措施,包括:規定任何店家須達一定的衛生標準方能獲得執照以進駐小販中心、針對店家優異的衛生表現頒予獎勵等,小販中心的名聲才開始改善。一九九○年代後期,新加坡政府也將小販中心進行整修或重建,並全面更名為「熟食中心」(food centres)。
此外,國家環境局也建置了「我的小販」網站,除提供熟食中心之相關實用資訊外,還能讓加入會員的網友針對任何熟食中心或店家發表評論和推薦,甚至舉報衛生問題。
老巴剎整合多種機能 已成重要觀光景點
最具代表性的新加坡熟食中心,首推「老巴剎」(Lau Pa Sat),如今已為重要觀光景點,舊稱「直落亞逸市場」(Telok Ayer Market)。該建物於1825年落成,長24公尺、寬9公尺,面積為216平方公尺(約65坪),在新加坡英屬時期自始至終一直作為菜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