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圓環都被拆光光?從日治時期回顧台北圓環歷史,終戰70年來多少優雅消逝

2016-11-25 12:23

? 人氣

以圓環塑造城市節點,就多了一些巴洛克式浪漫與城市亮點的趣味,但是...(圖/前衛出版提供)

以圓環塑造城市節點,就多了一些巴洛克式浪漫與城市亮點的趣味,但是...(圖/前衛出版提供)

小時候我很喜歡看台北市的地圖,記得要找建成圓環並不會太難,因為只要找到圖上少數的幾個「圓圈」,再找靠近淡水河的那個,比對一下火車站的位置,就可以看到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是長大以後翻開那都市的地圖,才知道方格狀的街廓,或者是以圓環輻輳出去的輻散狀設計,都是城市規劃時兩種常見的設計手法。方格狀的街道排列,象徵的是機能性區劃與整齊的管理,但以圓環塑造城市節點,就多了一些巴洛克式浪漫與城市亮點的趣味。

日本統治時的台灣,不少城市在城牆拆除保留城門之際,也會把城門留成圓環的中心,像是台南、台北、新竹等,都有這樣的殖民時代圓環留存。而整個台北都市擴大時,也在方正的格局中留下了一些圓環的設計,這當中的台北建成圓環,不只是城市的街道紋理脈絡,還有著更深層的庶民文化孕育其間。

(圖/前衛出版提供)
二戰末期美軍拍攝的圓環附近航照,可見中央的水池。(圖/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提供)

圓環攤商的興起,是源起於1935年地震後開始的攤販聚集。當時,做為地震避難場所的「圓公園」,開始有攤販在樹下聚集;不過此時攤販並非合法地營業,因此常遭取締。直到1938年攤商籌組的「台北行商組合圓環夜市場」成立,每日營業時間為晚上五點至十二點,白天禁止買賣行為,才讓圓環的攤販聚集有了合法的規範。

不過,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台灣也進入戰時體制,在戰爭最末期,為了防止美軍轟炸,台北市晚上實施燈火管制且停止攤販營業。之後依照當時防空防火的概念,大約於1943年時在圓環之範圍內,興建戰備貯水池與防空壕,以供城市消防與美軍空襲時避難用。二戰後圓環的防空壕與戰備貯水池陸續被填平,僅少數防空洞遺跡可見於中央。

在二戰最末期,圓環地區沿著如今的重慶北路一段與二段的二層樓房都被因為疎開而拆除,戰後這些空地在失去防空機能後,逐步被回來營業的攤販所佔據。當 時,除了圓環內有攤商,還包含位於如今太原路與南京西路口,後來成為大中華戲院的空地上也有。該地因為形狀四角,而被稱為「四角環」。

但這個第一代的四角環,隨著用地被拿回去蓋屋後,攤商又轉進到圓環周邊,自天水路拐由重慶北路一段,再轉而入南京西路之處。因此,圓環居民所認知的「四角環」,有第一代與第二代的差別。早期攤商在後來的大中華戲院空地上,為第一代四角環,而搬往圓環邊的,則為第二代四角環。

(圖/前衛出版提供)
圓環當年的風光(圖/前衛出版提供)

戰後第二代的四角環旁,攤商越聚越多,沿著重慶北路一段往南延伸到長安西路口, 也有許多攤販聚集。這段重慶露店攤位,因其狹長延伸之故,也被當地人稱為「長環」。不過不管是「四角環」或者「長環」的講法,都是仿自「圓環」之名中的「環」字加以組成,而忽略了其實「環」字與「圓」字一樣,與「四角」或者「長」字彼此間的矛盾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