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依照這種標準來看,阿棋應該會被歸類到邊緣人,而Peter當然是住在圓圈正中央的焦點人物。
但實際上,他們兩人內心的幸福感與歸屬感卻是大相逕庭。
一個看似身處團體中央,人際互動密切的人,內心卻可能感覺與人群疏離、不自在,並且難以從人際關係中獲得歸屬感;相對地,有些人雖然朋友不多,卻能從少數的互動中獲得充實、滿足的感受,他能享受獨處的時光,也能輕鬆地選擇要與誰相處,以及與他人互動的方式。
所以,邊緣人其實是一種個人主觀的心理感受,而不是客觀的表面現象。
邊緣人的特徵
邊緣人有三種主要特徵:
1.內心經常覺得與人群疏遠,與他人互動時覺得不自在,也無法從人際互動中獲得歸屬感與意義感的正向經驗。
2.總覺得別人不理解自己,並且也不太理解別人到底在想什麼。對人際互動抱持負向的想像與預期,深信人際關係充滿危險。
3.邊緣人雖然內心孤獨,卻又害怕走進人群。
他們或許是在過往的人際互動中遭遇負面經驗,因為害怕再次受傷,也擔心沒有能力保護自己,因而深信自己無法擁有正向的人際關係。也因為長時間使用負向的視框來解讀他人與自己,久而久之,就會產生無助的感覺,並且對人際關係失去希望與熱情。
擺脫邊緣人的真正目的
但是請你放心:擺脫邊緣人,不是要逼迫自己建立龐大複雜的人際關係,把大部分的時間都耗費在人際互動,讓自己成為團體當中的焦點人物……絕對不是這樣的。
擺脫邊緣人的目的在於幫助你:
1.了解自己的人際需求,幫助自己調整人際互動模式。
2.能夠自在地與人群互動,也可以安心地選擇獨處。
3.獲得有效的人際互動技巧,提升對自己與他人的理解,同時減少不必要的衝突和誤解。
三大策略,打造健康的人際關係
萬丈高樓平地起,絕世武功從頭練。如果你希望擺脫邊緣,卻又害怕與人相處;如果你渴望與人互動,卻找不到合適的方法;如果你總是苦於害怕與人發生衝突、擔心傷了彼此的和氣……那麼請你給自己一個機會,透過練習,你絕對有能力改善這些窘境。
1.重新導航:打造堅韌的心態
語言與行為反映著一個人的態度與價值觀。一個競爭心強的人,無時無刻都會透過跟別人比較來肯定自己;一個自卑的人,經常會將別人的稱讚扭曲成貶抑。不管他們多麼努力讓自己顯得不在意別人的成就與評價,內心依舊很煎熬。
我們要開始練習調整內在那些難以覺察,卻又對人際關係有害的態度與價值觀,這樣才不會經常因為鑽牛角尖而被困在負面情緒裡,也才能擁有更多彈性,打造自在的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