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惡劣的環境下,仍然有人性的光輝在暗夜中微微發亮。據台籍監視員林全信回憶,戰俘營嚴格禁止監視員與戰俘交談、來往,但信仰基督教的林全信仍認識一位加拿大籍士兵,並把一本《聖經》送給他,該加拿大人將《聖經》獻給戰俘營的教堂。將近一甲子的時間過去,1999年8月間,台灣戰俘紀念協會何麥克陪同下,加拿大人肯特來台感謝林全信。加拿大人說,自小父親就說有位臺灣人送了《聖經》給他,因此來台感謝林全信。念念不忘此事的戰俘傳給了後代,這件事讓永恆美好的人性大大地彰顯。
一個在陌生的國度屬於人性的關懷溫暖,暖流流入了永恆的天堂也回到人間。那位戰俘認知的台灣人或許是日本人;那位林先生或許只希望聖經讓戰俘承受的苦痛減少,但是一個戰時遞送聖經的動作、一個在回國後放棄仇恨只充滿感恩的動作,兩位都謹守他們的信仰更實踐了聖經路加福音之道︰「你們倒要愛仇敵,也要善待他們,並要借給人不指望償還。你們的賞賜就必大了,你們也必做至高者的兒子,因為他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惡的。」這是何等感人的情操!
每年的11月,世界戰俘營協會皆會安排各國戰俘倖存者與家屬走訪舊地追悼親人與朋友,今年應也不例外。六年前,新聞報導來自英國行動不便的Bessie拄著助行器,妹妹Carol走遍父親住過隘寮營區,用殘破的景像填補失去父親的空白。
Bessie當時站在父親曾經遭受苦難的土地上,感受到父親當年蒙受的苦難與思念家人的心情。她向父親說「經過這麼多年的訴衷與懷念,但願我們依然能夠找到真切的言語,告訴你,我們是如何以成為編號4620631大兵的家人為榮,這位大兵是我的丈夫、我的父親、我的祖父,以及我們心中的英雄,Henry Emmanuel Lee」。
二戰後71年,娓娓讀到這段新聞,用心體會到戰爭的殘酷無情,仍不免讓人鼻酸,筆者由衷希望,為了讓更多台灣人能夠認識到戰爭中除了冷酷的槍林彈雨外,其實也有非常多屬於美好人性的動人故事值得流傳下來,建議政府在現今的舊隘寮戰俘營成立二戰戰俘史蹟紀念館,如同歐洲的戰俘營成立紀念館一樣變成歷史的活教材,讓台灣人民面對這段歷史時,省思台灣充滿苦難的過去時能夠認真深刻,與屬於永恆的人性之愛能夠世世代代在台灣傳承下去。
筆者認為,台灣要成就偉大國家、台灣人要成為文明人類時,首重心靈層次的提昇,這種提昇要先從史實找到前人在這片土地上所發生的真實故事,用心與它對話,最終自我淬鍊成良善的人性。
延伸閱讀:
尋訪台籍老兵 李展平寫出悲愴 | 社會 | 中央社即時新聞 CNA NEWS
文/蘇穩中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想想論壇(原文標題:屏東戰俘營應賦予當代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