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不對外開放的辦公區域佈局緊湊,原屋主孩子的房間位置,現作為團隊的會議室,搬離時屋主特意叮囑工班將檜木建構的房間逐一列編拆解,待移往新居所重新組裝,珍惜昂貴木料自是其一,但更多的是延續老家情感的意涵。
這裡的屋頂與許多老屋一樣是木桁架構,一方面不想遮蔽老屋的屋頂結構,也不願為了挑高空間卻捨棄天花板的隔熱效果,最後他們在部分採用透明材質的壓克力板來露出屋頂,其他的部分則採用環保不含石綿的夾板作為天花板材料,也是一個兩全其美的好辦法。
重返二樓,視野再度寬闊,眼前注意到牆面延伸至地板留下的幾道舊隔間痕跡,一組組桌椅隨著講座、集會等用途時有異動,前端的三開窗與後側天井自然的灑落垂直水平室外光,即便不開燈也可用一下午的時間感受光影變化。
另一項引人注目的是釘掛牆上一列列方格,細看每個鐵箱都繫上一段團隊所挑選的詩句,底下的扣環以小鎖頭鎖住,顧客可從中選擇喜歡的箱子,將心意置放其中後上鎖。這把獨一無二的鑰匙交由店員保管,直到收件者出現,再從鑰匙上的詩句找到對應的鐵箱,開啟領略寄物者欲傳遞的訊息。由於尋覓箱子的過程是透過詩句,因此團隊將這些金屬箱子取了一個浪漫的名字叫做「詩覓箱」,也是店中可與顧客互動的裝置之一。
不說不知道,這45個箱子其實都是舊投幣式公用電話內部的集錢盒改造而成。說到公用電話,腦中突然浮現小時候畢業旅行到目的地第一件事,就是掏零錢打公用電話回家報平安的畫面,台灣街上原本經常看到的公用電話,因為手機的普及而漸漸被淘汰,曾安裝電話的牆上,現在只剩下一塊沒被灰塵污染的方形輪廓與牆中竄出來的半截電線。
常聽到整修老屋的時候必須「清出」很多東西,但重視環保與綠設計的團隊則以不破壞原屋結構為最基本原則,試圖將屋內可用素材盡數保留,深信不浪費就是環保的第一步。
在一樓我們看到退役的鐵捲門片,除鏽重新上漆後,貼附在側牆滿佈壁癌的壁面上作為美化,重重的鐵捲門柱則搖身一變成了大門門把。以「台灣近代工業風」為主題的店裡,隨處可見原來只出現在工廠的料件或機器改造而成的傢俱。
例如以電鑽車床做桌腳的單人桌、水泥攪拌器變成花盆、漁船上補小管的燈具也成了室內光源,但最熟悉的還是早年各級學校常見的大同風扇分段旋轉開關,搖身一變成為吧台座位區賓客可自行調整的閱讀燈,這些都不是從國外引進或購買自商家的新品,全是從回收場一堆一堆找尋後,運用巧思加以再利用,不但展現工作室創意並且獨具風格,更重要的是符合了團隊不隨意拋棄的環保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