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世界大戰中,台灣究竟是戰勝國還戰敗國?他用這樣的方式,找尋歷史的答案

2017-01-05 17:40

? 人氣

身為一個台灣人,對二戰的記憶僅止於課本內容。台灣人並非未曾參與二戰,並非未曾付出過鮮血,只是,站在戰勝與戰敗國之間的界線,成為一場場戰爭後任人宰割的籌碼,我們難以定義自己在二戰中的位置──在那個時代的台灣人在大日本帝國統治之下,為日本榮耀而死,因此應該屬於戰敗國; 抑或,在二戰之後落入逃亡台灣的中華民國手上,而中華民國在二戰期間具有著正統中國的地位,為戰勝國之一(雖說是被動參與),因此我們是戰勝國的一環?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教科書告訴我們的,僅止於二次大戰的知識,而從未定位台灣的勝敗,畢竟,勝敗都不操在我們手上,我們連是否參與的選擇權都沒有,只能不斷地接受:日本政府的政策,戰勝國的要求。最近的納粹爭議,有人說台灣的教育只是知識灌輸,而沒有真實體會歷史的重量與所造成的創傷,但除了自我定位的不清,遠離主戰場,不曾親眼看過戰爭遺跡或是影音的紀錄,也是讓大家對二戰停留在純粹知識面上了解的重要原因。近期,筆者因故與法國友人造訪諾曼地,得以一窺戰爭的遺跡面目,和法國人對於二戰的想法。

在諾曼地大登陸的地方,法國政府為了感謝美國的幫助,將那一小塊地贈與美國以表感謝之意。親身走到諾曼地的現場,有著一條小徑帶領我們走到那個近乎垂直的懸崖。一路上,有著各種介紹,從司令官的名字、生平到當時士兵的配備、出發前的長期訓練,以及當時情況的介紹,例如當時因為溝通錯誤,武器銜接不良,一隊人馬到了之後缺乏武器,以至於壯烈犧牲等等。在岩岸上走著,慢慢的在腦海中建築出當時的情況。接著,到了岸邊的砲彈區,只見地上一個個直徑約兩到三公尺的孔洞,那就是當年砲彈的痕跡,接著,往前走,就是著名的紀念柱,旁邊以英文及法文寫著紀念詞。

(圖/作者攝|想想論壇提供)
(圖/作者提供)

從崖上往下看,是藍色的大海一波波的打向崖壁。走向另一條回頭的路,裡面有著戰時躲著士兵的壕溝和隱蔽的小房間,都是開放參觀的。從裡面的縫隙往外觀察,正好有一隊美國遊客經過,外面風光明媚,陽光刺眼,而房間內一片黑暗,強烈的對比讓人彷彿置身電影院,觀賞遠方的故事。最大的差別在於,戰時的觀看者,並無法以旁觀者的角度自居,觀看的內容與勝敗、生命息息相關。在現場也有當時的大砲展示。

(圖/作者攝|想想論壇提供)
(圖/作者提供)

接著,我們到了美軍公墓。一進去裡面的背景音樂並不柔美,甚至不能說是音樂,是一個個名字的重複──在戰爭中殉難的美國士兵姓名,一次又一次的重複,彷彿希望進入的人能夠體會到他們曾經的生命重量一般。裡面有著歷史介紹,司令官生平等等資訊,但重點事實上並不只是資訊,而是一種紀念和共同記憶。紀念館的背後是真正的公墓,埋葬了數百美軍遺體。在一片綠草地上遍布純白的十字架,畫面一片安詳卻令人震撼。我疑惑的問了法國朋友:「為什麼不把他們送回自己的國家呢?」縱然他們葬身於此,他們也是服從於美國的指揮,效忠美國,並為其而亡的。他的回應讓我印象深刻,她說:「我可以理解把他們葬在這裡的決定,因為這是他們奉獻拯救的地方,他們犧牲自己拯救了世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