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5月10日,所有在荷蘭境外執行飛行任務的KLM飛機,都收到了荷蘭總部發來的一則簡短無線電命令:「所有航班任務取消,聯絡最近的機場緊急降落。待命。」
大約有十多架KLM執勤班機在數小時之內立刻完成降落,有的飛機降落在巴達維亞,有的降落在倫敦,甚至是美洲的荷屬安地列斯──當時KLM的班機已經遍及了歐、美、亞洲;接著,他們透過當地的電台,知道了迫降的原因:納粹德國入侵荷蘭。KLM的機組成員以及旅客們焦急地等待歐洲的消息;然而,他們等到的,只有從海牙傳來最後的命令:「不要返航。」
5月14日下午1點20分,納粹空軍開始對鹿特丹進行轟炸,宣稱要炸到荷蘭投降為止。總計德軍投放了97噸的炸藥,鹿特丹市中心被夷為平地。
荷蘭淪陷
第二次世界大戰始於1939年德軍入侵波蘭。但是早在此前,歐洲的情勢就已經變得很緊張:德國相繼入侵了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義大利入侵了阿爾巴尼亞。這一切都指出,身為德國鄰國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很可能是納粹入侵的目標。但是荷蘭當局卻想效法25年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保持中立–這是因為荷蘭不想放棄與德國的貿易關係。隨著時局推移,荷蘭政府意識到無論如何要進行軍備擴張以自保,可惜力道不足,而且為時已晚。
二戰開打之後,英國與法國對德國、義大利宣戰,組成同盟國,邀請可能被德國侵略的荷蘭加入;但是抱持著姑息心態的荷蘭拒絕了。1940年初,希特勒想要併吞低地三國以西征英國的計畫意外曝光,英國首相邀請荷蘭加入同盟國,仍然遭到拒絕。4月,德軍入侵丹麥與挪威,荷蘭要想保持中立的可能性又更低了,但是荷蘭政府依然不願意向德國宣戰。直到5月10日荷蘭被入侵,荷蘭都沒有加入同盟國–很諷刺的是,荷蘭民眾一直到被入侵的前一刻,都還樂觀地相信德軍不會攻打自己。
皇家荷蘭航空的總裁普雷斯曼也是這樣相信的,乃至於KLM對於二次世界大戰完全沒有準備。當德軍的傘兵空降海牙的時候,普雷斯曼正在海牙總部。KLM只來得及發出警報,要所有正在境外執行飛行勤務的班機就近降落、而且不要返航。海牙、阿姆斯特丹等主要城市很快就落入德軍的掌握,KLM總部也是如此;她與境外員工的通訊管道被切斷,也被禁止營業。幸運的是,荷蘭並沒有滅亡,KLM也沒有。
王室成員在荷蘭淪陷之前便出走到英國避難,在倫敦成立流亡政府;KLM總部雖然淪陷,但是在法國、英國的分公司依然存在,他們接管了總部的功能,指示荷蘭境外的班機如何應對。此時,KLM僅剩下三個區域航線仍在運作:西印度航線負責聯繫美國與荷蘭在加勒比海的殖民地(安地列斯、庫拉索、以及阿魯巴群島);緊急降落在東印度群島的飛機則作為巴勒斯坦、澳大利亞、與巴達維亞的民間航班,受KLM的子公司荷蘭東印度航空管理;在英國迫降的五架KLM飛機則是加入了BOAC(英國海外航空公司),在英國政府的指揮下,作為自由西歐、英國海外殖民地、與倫敦之間唯一的聯繫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