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台灣人愛叫小學生背《弟子規》?育有二子的她,怒轟浪費靈魂的教育真相

2017-05-15 12:12

? 人氣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汎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讓小孩背《弟子規》、《三字經》,到底是訓練國學與道德倫理,還是浪費生命?真有任何意義嗎?一名育有二子的母親,米米,犀利指出背誦教育的荒謬之處……

眼見許多似是而非的儀式如洪流般無可抵擋。舉個例子,數年前開始,教育部為了弘揚孝道,大力推廣《弟子規》,於是幼稚園與小學生開始瘋狂地被迫在毫不理解與毫無意識的狀態下,如同被催眠般地背誦著《弟子規》。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看著那些四、五歲的幼稚園兒童或七、八歲的小學生,一臉蒼茫地背經,一心荒涼地背經,靈魂出竅般地背經……那些艱澀的文言文之於孩子,基本上與亂碼無異。再者,我很肯定關於「孝道的推廣」真不該是這麼回事。

背誦《弟子規》,作文就會變好?

好奇心驅使之下,我詢問許多爸媽為什麼認同讓孩子做這樣無聊的訓練?為什麼沒有人質疑其空洞性?(難道我是這個島上唯一覺得奇怪的怪咖媽媽?)結果,他們除了願意相信「孩子背了《弟子規》之後會變孝順」之外,還發表了其他論述。

好比說:「背背《弟子規》很好啊,增進國學能力與寫作能力。」喔買尬,這太不科學!根本是代代相傳的盲從!基本上《弟子規》是一部毫無文學性可言的著作,與數來寶的差別不大,不就是花了點時間押韻?大家有思考過嗎,此時此刻正在FB上的你我,哪個人小時候沒背過《三字經》?有誰的國學能力因此變好?或者因此成為寫作能人?

國學能力好的另一群人,真的與《三字經》有關嗎?你不如說他們小時候看的《山海經》、《聊齋誌異》、《三國》與《西遊記》才是為古典文學打底的養分;或者C.S. 路易斯(C. S. Lewis)的《獅子、女巫、魔衣櫥(The Lion,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羅爾德.達爾(Roald Dahl)的《查理與巧克力工廠(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與向達倫(Darren Shan)的《怪奇馬戲團(Cirque du Freak)》才是開啟他們創作力與故事力的關鍵。

別鬧了,孝順不是背出來的

如果非背不可,我寧可要求孩子讀讀唐詩、宋詞,那才是意境與文學性兼備的選擇,再者,也可將那些浪費靈魂的時間拿來讓孩子看些有趣的故事書,共同討論內容也是極好的事啊。

想想我們的孩子從幼稚園到小學,究竟花了多少年的時間,反覆碎念著他們自己都不知道到底在碎念些什麼的八股經?

大人們,我們為什麼這麼服從官僚?說穿了,這就是台灣人根深柢固的「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理論,背一背啊,有病治病,無病養生,或者乾脆就是有背有保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