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商人和職人來說,町家的店之間就像是道路的延伸,客人得任意穿過大門,長驅直入。然而,真正會進到店之間的來客少之又少,多半直接坐在玄關台階上談事情。因此,事先在玄關台階旁放置菸草盆,冬天則備好坐墊和大火盆,是身為町家人必備的常識。店之間的玄關台階或可稱為生意場上「遏止勾結的關卡」。
白天門戶大敞的町家,到了晚上大門深鎖,町家主人或少爺夜遊歸來時,只得從開在大門上的便門屈身進入,總覺得這扇門是為了讓人心生罪惡感而設置的。所以,此處是告誡家人「切勿放蕩的關卡」。
大門之外,町家的中門(也可說是廚房用出入口)上一樣開了扇小小的便門,只不過多數人家都將中門拆下,掛上勉強可算是用來區隔不同空間的繩製暖簾。乍看之下似乎得以暢行無阻穿越中門,可是目光一旦觸及擺放在中門前的踏腳石,任誰都會瞬間止住腳步,調整呼吸後才邁步前行。中門與前方的踏腳石即「端正姿勢的關卡」。
穿過中門、進入跑廊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稱為「嫁隱」的防窺隔板。主人出聲回應訪客的呼喚,一邊在隔板掩護下迅速整理服裝儀容;雖說如果有意,隨時都可以窺視隔板後的動靜,但在主人開口示意「請進」前,客人絕對不會越雷池一步,擅自進入跑廊。這就像在眼前架設一扇無形之門,是「為他人設想的關卡」。
若客人從設有舞良戶和式台(玄關處較水泥地高一階的踏台)的正式玄關受邀入內,會先在玄關間(進入玄關後第一個房間)和主人恭敬打過招呼,才進入座敷,因此這裡是「禮貌的關卡」。玄關是講求規矩的地方,言行舉止皆須恰如其分,符合來訪的目的。這是京都人比什麼都重視的「禮儀之關」。
或許便是透過巧妙融於町家建築中的重重關卡與結界,京都人得以區分公與私,劃分日常與非日常,從中孕育出體貼他人的心思與禮儀。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健行文化《京町家:京都町家的美感、設計與職人精神》(原標題:玄關乃行止與禮儀之關)
責任編輯/柯翎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