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今天這個高度專業化分工的社會中,人力資源已不如過往般可以自由投入於各種生產活動當中、從而,當個人專擅領域與所屬國家專業發展的產業不同時,便會造成結構性的失業現象,導致財富重分配而引發抗爭。 我國在2002年因加入而開放稻米進口後,直接威脅農民生計、引發白米炸彈客等社會案件,便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經濟成長及技術進步主導國家發展:貿易地位決定國家發展
原始的自由貿易理論,並未考量到國家資本累積促使技術進步、經濟成長的狀況,更不曾考慮產品特質的差異。實務上,各種產品的附加價值可以有很大的差距,而從事的生產活動也決定了資本累積與技術進步的速度。
而殖民地經濟便是一個決策者刻意忽視國家經濟成長的例子:殖民地多從事低技術、勞力密集的農業或輕工業,其技術成長有限、不利資本累積,且產出價值低落、多數所得被用於交換母國產品;母國則因此省下大量勞力而有餘力進行創新、並以貿易所得累積資本,持續的技術突破又可拓展產品的終端市場、增加產值,形成正向回饋,造就經濟成長。
而今,實體資本與創新能力成為國家發展的主要驅力,而生產資源的配置,更攸關一國未來的經濟地位。從而,貿易地位已不能從短期的比較利益觀點出發、而必須繫於一國長期的發展策略。
國際貿易對手風險:小國的潛在危機
理論上,國對國貿易不過是兩國生產者貿易的延伸,與個人貿易並無太大區別。然而,當國家的力量介入後,貿易便不再如此單純。就比較利益理論而言,大國的生產能力使其具有談判優勢,在決定貿易對象時握有主控權。實力較弱的小國,一般就較低技術、低附加價值的產品具比較利益,但若傾一國之力發展單一產業,其經濟將高度受該產業的市場競爭影響。而衍生交易對手風險:未來若有其他較本國更具競爭力、比較利益程度更高的競爭對手出現,大國極可能因而改變貿易對象,使本國產品失去市場、經濟更可能因而崩潰。
三、美國實施保護主義的考量
由以上論述可知,單憑自由貿易理論來決定國家的貿易地位,在今天的世界中已非適當;但放棄自由貿易利益的保護主義,又有什麼正當性基礎呢?川普要求美國製造業回流、保護本國利益的作法,是否真有其理由?
保護本國就業機會、要求企業回哺母國
如前所述,真實世界中人力資源會有適任性問題,無法自由在各個生產部門間流動,故當一國產業結構改變時,容易衍生失業問題。以經濟高度發展、勞力成本快速提升的的歐美國家而言,相對勞力密集的製造業缺乏競爭優勢、紛紛外移到成本較低廉的亞太地區。結果,產品價格是更便宜了,市場是擴大了,但歐美本土卻面臨失業問題。此外,美國政府也認為部分根源於本土的跨國企業,其自國內獲取的資金與人力遠遠超過其對母國的貢獻。因此,要求國內企業將一定比例的生產流程留在本地、同時對回銷本國的海外製品課以一定稅責,有其促進就業、強迫跨國企業反哺母國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