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電影裡的光線時,往往會需要利用許多特殊的手法,令場景變得更加戲劇化;因此,執行燈光設計時,劇組勢必要理解各種光源的特色,適當地運用技巧加強效果。本文將介紹3種常見的燈光表現手法,並解釋其原因及目的,讓劇組可以透過這些方式,呈現更多元的光影質感。
渲染情緒的「藍色月光」,調整色溫描繪夜晚細節
受到大氣懸浮微粒和日光反射等影響,現實生活裡的月光多以白色、黃色為主;然而,我們在電影裡常見的「藍色月光」,其實是根據色彩學著名的「薄暮現象」(Purkinje effect)所設計而成。 根據「薄暮現象」,當我們在黑暗中觀看時,相較於波長較長的紅橘色光,人眼會對波長較短的藍紫色光更為敏感。因此,電影裡的「藍色月光」不僅有助於描繪夜晚場景,更能渲染悲傷、憂鬱或神秘等情緒。
若欲創造藍色月光,可先利用燈具模擬日光,再安裝藍色色溫紙(CTB),或降低攝影機色溫值(約4000K左右)等方式,使光線顏色變藍。亦可加上淡綠色色溫紙,以及柔光箱等道具,讓光線更加自然。
善用自然光的亮度強弱,以煙霧、柔光幕輔助
為使影像畫面更顯真實,攝影通常會盡可能利用自然窗光拍攝,但同時也必須面對曝光過度、佈光不均等問題,因此,劇組大多會以濾鏡、柔光幕等輔助工具,調整自然光的亮度。 若想減少曝光,可在鏡頭上裝設減光鏡,改變拍攝到的畫面亮度;或在窗戶前增設減光膠片,使自然光減弱、更為柔和。若欲改善佈光不均,則可於室內增加光源,平衡自然光的亮度,達到畫面的一致性。
此外,柔化窗外的自然光,也能有效增添氣氛。如《林肯》攝影指導Janusz Kamiński,在拍攝片中的眾議院場景時,即是將柔光幕裝設於窗外,搭配室內的少許煙霧,呈現自然光優美、朦朧的質感,他解釋:「自然光可以充分地照亮場景,同時帶來一點戲劇性。」
為什麼要在路上灑水?濕潤路面讓光線更豐富
如果劇情許可,許多電影的路面,往往會經過「濕潤」(wet-down)處理,使道路上能出現大面積的水坑、水漬或水灘,藉以凸顯路面紋理,產生更多影像呈現上的層次與細節。 若場景是白天時段,濕潤的道路顏色會變得更深,有效增強影像的飽和度及對比度;若是晚上,則能加強周遭燈光的反射與漫射,讓道路變得閃閃發亮。其中,濕潤柏油路與人造光的搭配效果尤佳。
除了能夠提升影像質感,濕潤的道路也能減少明顯的陰影出現,讓劇組工作時較不易穿幫,唯拍攝過程要保持路面潮濕,以免畫面不連戲,並預防器材或人員,在濕滑的路面上發生意外。
文/邱昶維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DC FILM SCHOOL影製所(原標題:為什麼電影裡的月光是藍色的?——解析3種片場打光的秘技)
責任編輯/李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