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公」不見啦!為何中興大學趁寒假拆蔣介石銅像,他提3大理由力挺

2017-02-03 11:06

? 人氣

在政治大學討論是否將「蔣校長」移除之際,最近中興大學校方則已拆除「興大廣場」前的蔣介石銅像,換成了興大備受敬重的已故校長湯蕙蓀銅像,同時原本蔣銅像下方充滿黨國洗腦與威權崇拜的「永懷領袖」四個字也已改成興大校訓「誠樸精勤」。(編按:封面圖片為示意圖,非興大當事蔣公銅像)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蔣介石銅像會被移除導因於去年二二八前夕,興大校內蔣銅像遭抗議人士潑漆,而警察在校方未報警的情況下擅自進入大學校園拍照蒐證更引發學生不滿,痛批警方「破壞大學自主,侵犯校園自由」。事後,校方召開多場師生公聽會與專家會議討論蔣銅像存廢,同時興大新聞社也單獨做了兩次網路問卷調查,然因樣本數稀少且未限制投票者身份及限制填答次數,導致兩次問卷投票結果差異甚大,使得問卷代表性產生疑義。

最後校方與新聞社於10月底舉辦網路投票作為期末校務會議參考方向,投票資格限興大在職教職員及在校生並限一人只能投一票,最終拆除方以逾六成得票率大勝保留方。校方對拆除一事刻意低調引來部分雜音,但據筆者深入了解其因某部分是為了防止部分統派團體及深藍群眾,以不理性的方式暴力阻撓,況且校方雖低調但基本上也是按照民意進行,只不過對於整體處事模式尚有改善空間。

實際上,長久以來一直有興大師生訴求拆除這個黨國威權的象徵但都未果,於今終獲成功,令人欣喜又感慨。

1. 威權象徵留學術殿堂最不該

民主國家本就不應有紀念獨裁者的任何校名、路名、銅像與陵寢,而作為追求自由正義與實踐人文關懷的大學更不該有如此反民主的符號。何況興大附近就是二二八紀念公園,老蔣在興大彷彿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旁有希特勒雕像,何其荒唐!

2. 「天然獨」世代崛起追求轉型正義

隨著民主的深化,加以太陽花、反課綱學運推波助瀾,「台灣意識」已深入到年輕世代的心中,因此熱愛腳下土地的青年自然會去探索那段曾被抹煞的台灣史,這也是為什麼以白色恐怖為背景的《返校》電玩會激起年輕人這麼大的迴響。他們看到蔣介石政權在二二八、白色恐怖對這塊土地上的人們恣意逮捕、刑求、屠殺,再看到校園裡面居然還矗立著蔣銅像,自然會反感並起而要求校方移除之。

3. 美化老蔣的觀點不堪一擊

每當去蔣化事件發生,總有一批人以「如果沒蔣公台灣就怎樣」這類荒謬論述試圖美化這位屠夫的暴行。然而要知道,歷史討論的是「過去的事實」而非「如果」,這些擁蔣的藍營、統派人士自行亂延伸足見除了顯示自身歷史常識有多麼不及格,有更多是背離史實的偏頗論述。

吾人承認,蔣介石對台灣某方面來說確實有貢獻(不過其實有很多的建設成果都只是餵飽黨營事業的口袋而已),然而物質上的建設萬一遭破壞可以重建,成千上萬無辜的政治受難者遭到槍決(很多原本只是坐幾年牢,卻被蔣介石親筆改判死刑)卻不能復生。而世界上大多數民主國家對於曾經貢獻國家、提振經濟卻迫害異議分子的獨裁者也大多採批判立場,正是由於對自由、民主、人權之崇高價值的堅持。

校園透過校內師生民主投票的方式決定拆除威權象徵是一小步,對於轉型正義與自由民主而言卻是一大步。興大拆老蔣,盡管過程不全然盡善善美,但仍是是大學自治的具體落實,對於其他同樣有威權象徵的學校而言值得借鏡;也是校園轉型正義的一次重大勝利,在今年適逢二二八事件(大屠殺)70周年來說更有其象徵意義。

作者介紹|賴彥丞

目前擔任家教,曾參與反黑箱課綱運動,對時事及校園民主人權等教育議題多所關注。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想想論壇(原標題:二二八70週年 興大師生投票拆蔣銅像獨具意義)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