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遺體說話700天後,送妻上解剖台有多痛?大體家屬淚崩告白,這款放手誰學得來

2017-02-22 15:31

? 人氣

最後林家人選擇焚化徐玉娥的遺體並埋在一處風景寬闊的地方。在火葬場,林惠宗的眼淚再次忍不住潰堤,而林怡汝則一句一句道出對母親的想念:「這是一段非常奇妙的緣分,有這麼多的人在她生命最後一段時期和她結緣。」這份大愛感染了那些動刀的學生們,也將在未來幫助更多的病患受到最仔細的照護。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徐玉娥的女兒林映汝在喪禮上道出對媽媽的感謝與想念。(圖/牽猴子整合行銷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徐玉娥的女兒林映汝在喪禮上道出對媽媽的感謝與想念。(圖/牽猴子整合行銷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送別大體老師,學生獻上最高敬意。(圖/牽猴子整合行銷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送別大體老師,學生獻上最高敬意。(圖/牽猴子整合行銷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嘉義、台北兩地跑,林惠宗與結縭23年妻子最溫馨的日常

「老婆,孩子們和我都還好,妳放心。」在妻子被安置在輔大醫學院的這兩年裡,約700多個日子裡,林惠宗幾乎每個月都會開車北上探視,有時報告兒子和女兒的近況,有時只是什麼也沒說,輕輕摸著被層層白布與袋子蓋著的老婆。

臉上總是掛著笑容,林惠宗看上去就是個平凡的台灣男人,憨直卻真摯。他的朋友說:「他都跟別人說他老婆去做老師啦!」樂觀外表下,他其實比誰都還想念死去的太太,每一次跟妻子的對話(雖然妻子再也無法回答他),都彷彿想彌補以前沒給足太太的愛與呵護。

與妻子互簽大體捐贈同意書,林惠宗從不後悔。(圖/牽猴子整合行銷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與妻子互簽大體捐贈同意書,林惠宗從不後悔。(圖/牽猴子整合行銷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徐玉娥成為大體老師,對林家人來說,既幸福也殘忍。「好像有什麼事沒完成,她的遺體還在那裡,我們也沒有辦什麼儀式。」提到媽媽當大體老師這件事,林映汝道出內心最深刻的感受。雖然因此延長了一點點共處的時間,內心卻也不得不承認「她走了」這件事,甚至得面臨近兩年的掙扎:究竟要堅持完成她的願望,還是讓她好好走、放棄當大體老師這條路?

當然,最終林家人選了前者。

「老婆,以前來看你都沒有感覺什麼,今天早上要出門,越想越不捨。常常跟人家講沒怎麼樣,可是…可是…」一向爽朗的林惠宗止不住淚水,向最深愛的妻子深深訣別。

林惠宗在紀錄片拍攝過程一向樂觀,陳志漢本來甚至覺得沒故事了、拍不下去了。「那天,在外面他還跟我嘻嘻哈哈,沒想到一走進去存放室,他看著老婆,說著說著突然痛哭流涕,感覺他心中其實還有很多不捨。」也這是因為這個時刻,他決定無論如何都要把電影完成。

怎麼樣才叫「活著」?徐玉娥用大體傳承愛與奉獻,成就更溫暖的社會

在美國,因為對於肉體的觀念較為開放,解剖用大體老師與學生比例約為1:4。然而,在注重「死要全屍」的台灣,比例約為1:10、甚至1:12。在資源匱乏的情況下,學習成效也會受影響。因此,台灣醫療教育單位開始提倡大體捐贈。

蔡怡汝表示,有意願捐贈者可以和相關單位聯絡,「但不是他一通電話來說捐就捐,我們會先去現場評估。」據慈濟大學遺體捐贈室,大體捐贈有非自然死亡者、未滿16歲者等不能參與的限制。

儘管台灣亟需相關資源,我們仍得面對這件事情的困難。為家人簽下捐贈大體同意書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就連經歷無數解剖課程的老師蔡怡汝都表示,當她爸媽提起想捐贈大體,她身為老師仍無法接受,總是只能以「再看看吧」來逃避。由此,更能看出林惠宗與妻子互簽下同意書時有多麼掙扎,這段感人肺腑的故事,背後是多少的愛與勇氣?

《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獲2013年AS亞洲紀錄片提案大會特別推薦獎、2014年新北市紀錄片奬優選作品等多項肯定。「這不是推廣大體捐贈的電影,而是關於愛和決定。」陳志漢表示,許多人對生命很迷茫,認為自己根本不可能對社會有貢獻,但事實上,任何決定都可能幫助很多人、對社會產生影響。

陳志漢不諱言地分享,本來期待在拍攝過程中捕捉到「經典畫面」,但隨著和林家人越來越熟識,他決定忠實呈現這份簡單卻最動人的感情。在電影裡,他更正面拍出徐玉娥的遺容,他說:「你很難直視一個人這樣被肢解,我知道她最後連臉都會被解剖掉,所以我想留住她最後一次完整的樣子,因為我採訪她的家人好久了,聽說了好多她的故事,雖然沒跟她講過話,彷彿就當她是朋友。所以,我唯一能為她做的事,就是把她的容顏完整地保存在影片中。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在徐玉娥與林家人的故事裡,生命的意義不在心跳與血液,而是精神的流傳。因著這份對社會的關懷,徐玉娥這個人、這段回憶將持續被記得,以「愛」的樣貌為帶來最感人的溫暖。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鐘敏瑜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