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廠因武漢肺炎停工波及全球經濟,各國憂懼:全球化不可行,還是要靠自己

2020-02-21 10:30

? 人氣

武漢肺炎給本已降溫的全球化又生生地潑了一盆冰水,讓所有的國家都意識到了許多嚴重的問題。(圖/unsplash)

武漢肺炎給本已降溫的全球化又生生地潑了一盆冰水,讓所有的國家都意識到了許多嚴重的問題。(圖/unsplash)

疫情還在持續,這次疫情能給世界帶來什麼,眾說紛紜,但有一點是確定的,全球化時代的句點到來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全球化作為某種大同世界的雛形,吸引過無數的人為之奮鬥,而且,客觀地說,全球化也確實給許多國家帶來了飛躍。

以中國為例,如果沒有全球化,沒有產業鏈的跨國分佈,中國根本不可能有經濟起飛的機會。正是因為中國人接下了西歐北美轉移的低端產業,從最苦最累的活做起,一點點建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毫不誇張地說,中國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國,改革開放的四十年,就是中國擁抱全球化的四十年,全球化為中國的發展貢獻了無數的資源,而中國也以龐大的市場和嘆為觀止的生產能力為全球化提供了無窮動力。

然而,這一和諧的圖景在過去五年出現了大逆轉。人們發現,全球化看上去美好,卻會帶來巨大的危險。

第一,全球化讓很多國家的產業狹隘化了。

由於全球協作,各國都在發展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像中國的紡織、中東的石油,澳洲的礦石,美國的高科技,都是全球分工的結果。風平浪靜時,一切協調而美好,然而,只要一環出現問題,就會牽一髮動全身。

越南和台灣同樣出現街頭人心惶惶搶口罩的場景,製造業第一線秩序大亂(圖片來源:Elipsport粉絲團)
越南和台灣同樣出現街頭人心惶惶搶口罩的場景,製造業第一線秩序大亂。(圖片來源:Elipsport粉絲團)

還以中國為例,前幾年,若不是總理大人在一次談話中露出了訊息,大部分國人都不知道中國連生產圓珠筆尖的能力都沒有。很多人驚訝:我們能建世界上最好的高鐵,為什麼做不了小小的筆尖?其實,這沒什麼好奇怪,既然有人做,不見得非得自己來。

今天,筆尖問題已經解決了,但是,沒有「解決」的問題仍然數不勝數。美國一個芯片禁運,打得中興幾近倒閉,好多民眾咬牙切齒地說,一定得發展自己的芯片,免得受制於人。話是這麼說,但你就算解決了芯片,就沒有別的事嗎?上億噸的大豆總不能都自己種吧?每年進口的四億噸石油,不能都從自己的地上挖吧?

各司其職,協同配合,這本是全球化的基本邏輯。芯片受制於人,問題不在芯片,而在中美關係。換言之,只要是全球化,總會有東西受制於人,中國要是和烏克蘭關係鬧僵了,中興倒是沒事,可下一艘軍艦可能就沒有燃氣輪機了。

中國的窘境也是各國的窘境。產業的狹窄化讓所有的國家都如履薄冰,既怕別人出事斷了自己的供應,更怕自己丟掉產業鏈上的位置,失去發展機會。

其實,縱使像美國這樣產業大國,也不能置身事外。美國汽車工業的衰敗,導致汽車城底特律的破產;製造業的外遷,催生了五大湖湖畔漫長的「鐵鏽」地帶。三十年前,美國打掉了日本的發展勢頭,卻沒有換來家電產業的復興;二十年前,不少議員還在阻止中國的紡織品傾銷,可到了今天,它的紡織業已被徹底摧毀。

曾有一位美國的高官憂心地談到,美國許多戰鬥機上的顯示屏自己不能生產,這可怎麼得了!如果某天要與那個顯示屏生產國開戰,戰鬥機豈不是要斷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