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全球經濟自由化下的民主困局

2019-02-21 06:00

? 人氣

德國總理梅克爾16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火力全開,批評川普的保護主義和孤立主義。(AP)

德國總理梅克爾16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火力全開,批評川普的保護主義和孤立主義。(AP)

近年來,國際政治的動盪與變異,超乎了多數人的理性預期,這種現象不但難以預測,顯得異常雜沓,更重要的是,這種病徵的蔓延,以老牌民主國家受創最深。長期穩定且制度領先的西方民主國家,似乎已經存在了結構性的問題,而非表面上的修正即可解決。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從英國脫歐到美國的政治極化,再回到法國的黃背心運動,這三個歷史最為悠久的民主國家,分別面臨民主政治上的極大挑戰,在動盪中反覆拉鋸,因此可以看到,浪漫之都巴黎有如戰場,曾被譽為「改革者」與「自由主義領航者」法國總統馬克宏,在無領袖和無組織的黃背心抗爭中狠狠地跌了一跤;英國國會在大限來臨之前仍爭論不休,最終極有可能採取最糟的「無協議脫歐」;美國總統與國會的緊張關係前所未有,煙硝四起,川普近日還為了邊境築牆一事,宣佈美國進入緊急狀態。質言之,傳統強國已經陷入治理危機,不但政府普遍面臨信心崩盤,社會分歧也日趨嚴重,裂解成多個區塊,政府已不能有效回應民間訴求,素來優質的民主機制也消失殆盡,在重大分歧上難分難解,僵持不下。

事到如今,脫離不了資本主義與民主制度的交叉演變,原本相容的關係,已經到了互相抵觸的地步。在著名的廚房辯論中,赫魯雪夫信誓旦旦的認為共產主義終究會碾壓資本主義,這拉開了長達40年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競賽的序幕,在蘇聯解體之後,也正式宣布這場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經濟實驗,最終由資本主義獲勝。當時幾乎所有的觀點和評論,皆形成一致的共識,認為自由市場是帶來繁榮的唯一妙藥。在第三波民主化下倖存的極權國家,無不也在經濟政策上改弦更張,擁抱資本主義。

留歐派支持者矇住雙眼,高舉「不要盲目脫歐」的標語與布條。(美聯社)
留歐派支持者矇住雙眼,高舉「不要盲目脫歐」的標語與布條。(美聯社)

在經濟自由主義的推波助瀾之下,全球貿易方興未艾,各國無不致力於促進國際經貿合作,消除關稅壁壘,享受成長與繁榮。自由經濟學家如傅利曼無不鼓吹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認為「世界仰賴各自追求利益的個人」。然而,為了讓市場發揮最大效用,政府的管制與調控也愈來愈少,對於潛在的社會分配正義問題,政府往往關注如何提升競爭力,而非消除不公平的競爭條件。因此,國際財閥在這段期間得到了良好的養分,受惠於廣闊的全球市場,跨國公司可以攻城掠地。在高度自由化的經濟秩序下,來自先進國家的資本家、富豪和菁英,可以利用本身的優勢,形成「贏者全拿」的局面,還可以透過避稅與法律漏洞,不必負擔該盡的社會成本與責任,更以操弄、收買、施壓各國政府,遊走在國際之間,長期維持競爭優勢,賺取可觀的利潤。

新自由主義與全球化很快地帶來不可磨滅的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在過程中潛移默化,雖然全球貿易量顯著增加,也造就顯而易見的繁榮與成長。然而,全球化的結果似乎並未將國家整體人民所得提升,也並未顯著地改善生活品質,反而讓財富分配向兩極靠攏,形成富者愈富,貧者愈貧,中產消失的局面,在所得差距上和城鄉發展上,不斷地惡化。在全球市場力量與跨國企業的束縛之下,政府面對問題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有些更以毒品為良藥,加速自由化以增進帳面上的競爭力。絕大部分不具國際移動能力的勞動者,只能被動地承接全球化帶來的苦果。尤其以工業國家的勞工,可說是自由貿易最大的受害者之一,當然,還有正在弱化的中產階級。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