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生階段,都有等待我們的成長。
根據艾瑞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青春期的我們,需要去構建自我同一性,在急劇變化的外表和高水平的荷爾蒙影響下,把自己的慾望、能力、夢想,整合成一個完整的自我,並在社會的各種挑戰與義務中,驗證自己在集體中所處的位置。
成年早期(18-40歲),我們面對著親密對孤獨的衝突。我們恐懼受傷,但更渴望將自我的同一性和他人的同一性融合,同他人建立愛的聯繫,因為只有這種親密感,能讓我們抵禦無止盡的孤獨。
但商業社會的本質是一個契約社會,它用規則來約束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然後才是愛的聯繫。可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著同他人的連接,同自己的連接,所以很多人選擇追星,通過愛另一個人,來完成我們內心的成長。
因為在健康的追星中,我們找到了自己的歸屬,培養了給予的能力並理解了自己內心深處的幻想,實現了自我的成長。
一、追星,幫我和世界連結
1.歸屬感——「我屬於一個優秀的群體」
粉絲社群是圍繞著同一個情感對象建立的情感社群,具有明確的排他性。只有了解偶像的人才會被接納進入這個社群,只有不斷的為偶像付出的人才能成為核心成員,而被選拔進來的經歷,讓我們覺得我們進入了一個更優秀的、和自己喜歡相同對象的群體。
而當下的粉絲社群主要通過網絡聯繫,我們得以認識和自己成長經歷大不相同的人,在這個群體中,我們既遇到了和我們有相同感受的人,得到了歸屬感和被認同感,又通過追星將自己和現實生活裡的他人區別開來,同時也以自己獨特的生活經歷,和其他追星者區別開來。
2. 為偶像付出——「我學會如何去給予」
在粉絲圈中,粉絲口中的「大大」可以分成三類。
無論是哪種,她們都通過無償的勞動,以給予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另一人的喜愛,完成了自我和世界的連接。
3. 力比多投射——「你是完美的化身」
隨著青少年生理上的成熟,對異性的好奇和嚮往逐漸萌發,然而,由於青春期的羞澀心理,接觸異性時往往表現得很緊張,甚至於以一種反向表達的形式出現,也就是「越喜歡,越冷漠」,來掩蓋內心的不安。
而傳統文化的一些偏見也抑制了正常的異性交往,使青少年對異性的好奇越發的強烈,以至於幾乎每個青少年都有一個自己理想愛人的輪廓。但這種構想往往停留好看的外表,而沒有賦予其他內涵。而大部分的偶像顏值很高,很容易引人注目。加上脫離現實生活的舞台形象,往往讓青少年形成一種完美的形象,進而成為其意念中愛戀的對象。
二、追星中的蜜與苦
自粉絲文化研究興起以來,就存在著兩種相反的偏見:理想化和污名化。前者認為粉絲是通過主動性、創造力抵抗主流意識形態的反叛者,後者認為粉絲是非理性的病態人群。而這兩種偏見,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追星過程中可能遇到的蜜與苦。
蜜——眾生皆苦,唯你是草莓味。
1. 狂熱消費
Hokbrook提出狂熱消費行為,狂熱消費行為本質上是一種由內在興趣激發的深度沉迷;這種行為帶有一定的強迫性和成癮性,能夠有助於粉絲形成自己獨特的自我概念和身份認同。
在粉絲圈的行話是「XX的笑容由我們來守護」,「XX就是我們的底氣」。
粉絲通過購買大量和偶像有關的海報、電影票、代言產品,以表達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品味。在消費過程中,粉絲們收穫的是自身的滿足感、群體歸屬感以及自我意識的實現。
所以儘管你的唱片可能賣的很貴,我的資金也沒有那麼充足,但我還是願意拿出大部分的錢來支持你。
2. 「我就是粉絲之王」——了解你,讓我更有力量
「文化系統像經濟體制一樣運作,因此資源分配不平等,而『粉絲』是文化資本的活躍生產者和使用者。」——約翰費斯克(John Fiske)
在粉絲社群中也存在著登記制度和權力分層,如存在著核心粉絲、邊緣粉絲的登記劃分。這種劃分的標準之一是知識,也就是和偶像相關的知識和鑑賞力。這種非官方的文化資本,在社群內部有著共同愛好的人群中,成為了自尊心的主要來源。而且從某種角度上,在社群內部給予了粉絲更多權力。所以在社群的規範下,粉絲對偶像了解的越多,越能夠獲得同伴的尊敬和認同。
苦——愛上了不該愛的人
1. 我愛你,你卻傷害我——「脫飯回踩」現象
「脫飯回踩」是指粉絲不再喜歡之前追隨的偶像,並對他進行言語攻擊和報復的行為。
當偶像與粉絲間利益有所出入時,象徵意義開始斷裂,粉絲必須重新審視自己對偶像的熱愛。此刻往往會出現長期英雄敘事的反彈:即長期以來偶像的形像被無限美化,日漸成為「完美」的代名詞,粉絲不容許任何抹黑偶像的行為發生;但同時他們對偶像的心理預期也隨之被提高,當偶像行為觸犯粉絲利益時,粉絲就會產生強烈的被欺騙感和背叛感,在對偶像失望的同時,記憶中那些不好的細節會被召回。情感的失落和認知的落差很快就會形成反彈,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而且消費動機的消失也使得粉絲需要面對額外的經濟壓力。
此外粉絲社群作為亞文化群體,一直被主流文化部分「污名化」。 因此,退去粉絲身份的同時,部分粉絲也急於摘「腦殘粉」的標識。他們認為自己脫飯是因為看清了真相,已經擺脫了過去「非理性」的標籤,一時間「非粉」的優越感驅使他們感覺站上了道德的製高點,開始將曾經受到的污名轉移給那些仍未脫飯的粉絲,並對偶像各方面發表攻擊性言論。
2. 病態的粉絲——不健康的追星狀態
(1)我沒有自己,只有對你的喜歡
如果現實生活中缺乏穩定的自我形象,「吸引」與「虛擬親密」的快樂作為一種巔峰體驗便更容易讓人迷失了自我,從而將追星視為生活追求的很大一部分,甚至試圖不斷超越,以刷新巔峰體驗。這一點類似於許多其他的沉迷與成癮行為。
有研究者指出,對明星的依戀是一種對「空虛自我的撫慰」;「追星者」往往對自我有著更低的評價與低自尊。而偶像身上的魅力與特質恰好滿足了追星者對自身的許多期許。
(2)我不是在追星,我在和偶像戀愛
有研究發現,追星行為中「個人情感聯結」維度與低安全感與親近感相關,並與依戀類型中的焦慮型有著顯著正相關、迴避型有著負相關 。
麥卡琴(McCutcheon)教授將這一現象解讀為:對於焦慮依戀類型者,時刻處於親密關係會被破敗與結束的恐懼之中,從而可能將與偶像間的虛擬聯結作為現實戀愛關係的「備胎」存在,為他們提供了一個穩固的港灣,因為這層關係不會離開,永遠安全。於是形成了與偶像的「虛擬親密關係」。
麥卡琴教授針對「迷戀」的快感的形成,進一步提出了他的假說—「吸收與成癮理論」。吸收指的是一種自發的對某一客體全身心,從知覺、想像到全部認知資源的全身心投注與注意。這種全身心的投入和「吸收」,無須主觀努力,類似於一種巔峰體驗,帶給人很大的快感。而在全身心注意的同時,偶像的「現實感」,也在無形中被放大或強化,使得人們產生似乎與偶像形成了某種關係或聯結的錯覺,從而讓人產生強烈的關係快樂。
3. 過度追星帶來的心理影響
有研究發現,「過度」的追星行為對於認知能力、價值觀,特別是青少年的成長都有諸多影響。
Yue和Cheung(2000)研究發現,崇拜偶像的粉絲,更傾向於具有理想主義、浪漫主義、絕對主義的價值觀,而他/她們的現實主義、理性主義、相對主義的價值觀得分較低;因此,往往容易被人貼上「愚蠢」、「不負責任」、「順從」等負性標籤,從而在社會生活中受到不應該有的傷害。
處於青春期的青少年正面臨自我形象、自我同一性建構的重要期,很容易因為過度追星而基於偶像的信息改變並重構自我形象;同時,青少年也正處於慢慢脫離父母依戀,逐漸轉向友人及異性依戀建構的轉變時期,過度追星所伴隨的「虛擬親密關係」也可能會影響他們未來與友人和異性親密關係的形成。但由於偶像的顏值和魅力很大程度上是現代商業社會包裝行銷的結果,我們普通人在平常的生活中常常很難達到這種理想化的標準。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自我實現,追星只是方式之一。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夠理性追星,通過追星去構建完整的自己,學會熱愛自己,熱愛世界。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簡單心理(原標題:愛你,是我實現自己的方式| 追星背後的情感動力)
責任編輯/李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