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現在的印度並不是最好的國家,但我們都相信明天的印度會比今天的印度更好」的,他們很有信心,印度是任何一個有野心逐鹿世界的人都不能輕忽或忽視的國家。
你得花點時間適應印度菜…或者永遠不
飲食是最日常、最基本,但影響旅人生活和心情最深的一個面向,而對大部份的旅印人士來說,最需要時間適應的就是印度的食物。台灣人去到同為東亞的中國、日本、韓國,或是受中華文化圈影響甚深的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地,即使各地口味或甜、或辣、或鹹、或酸,各有千秋,但大抵不脫同一套蒸、煮、炒、炸的烹調方式,旅人多能很快在自己的味蕾上品出一番在地的味道來,餐具也多是華人熟悉的鍋碗瓢盆再配上一付筷子;但是,來到了隔了一座喜馬拉雅山脈,位於南亞的印度,這裡烹調食物與用餐的方式皆自成一套截然不同的哲學。
印度料理的烹飪方式跟當地食材特性有很大的關係。或許是因為水質、土壤或是作物品種的關係,印度的葉菜類吃起來又苦、又澀、又硬,因此人們慣於碾碎食材並用重鹹、重油烹煮,再以大量的香料來提味。以根、莖、豆類為主的料理浸泡在軟爛、又香又勁的香料裡,就是所謂的印度咖哩──連續吃上三天就會覺得自己渾身散發著咖哩味的印度咖哩。這股咖哩味也是很多人到印度踏出機門後得到的第一個嗅覺上的感官刺激──有印度人的地方就會有這個味道。印度人味蕾對重口味的執著,也延伸到了其他種類的食物:燒烤類、西菜類、中餐類無一不又嗆又鹹,而印度甜點更是死甜到底,毫無轉圜餘地。曾經聽到一位長期旅居新加坡的印度女士,在參加完朋友的婚禮後,向她的表姐堅持晚餐一定要吃麥當勞,她半崩潰地說:「我快受不了了,我已經連續吃印度菜快一星期了!」
在印度,張羅每日的吃食是一大挑戰。與到處都有餐館或小吃攤的台灣不同,想要在印度的街頭找到衛生、實吃的餐廳並不容易。以在辦公室上班的白領為例,即使去除掉會在中午供餐的企業,也甚少會看到員工外食:大部份的人皆是自行攜帶餐點,這些餐點可能出自他們的妻子或母親之手,或者訂購自寄身於街頭巷尾的廚娘(Food ladies)。對於沒有、或不願於建立在地餐點供應的外籍員工來說,想要維持習慣的飲食水準,花費是極為高昂的。不論是跟隨日本人腳步,於週一到週日按日踏入那幾間日本料理店,或偶爾上上更為寥寥可數的中國餐廳,或四處走訪各式西菜餐館,以德里生活圈來說,含上30% 左右的稅金後平均每人每餐會超過800盧比(約400元新台幣)。印度飲食的價格光譜極為極端:在便宜的那頭,每餐30元盧比(約15元新台幣)可以打發一餐的路邊攤和每餐70元盧比(35元新台幣)左右的廚娘家常菜,接下來就直接跳到人均500元盧比(約250元新台幣)以上的印式餐館和800盧比(約400元新台幣)以上的日、中、西餐館了,台灣人所熟稔的100元台幣左右的便當預算,在印度根本派不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