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邁入秋冬季節,深受皮膚乾燥、搔癢或脫屑困擾的人也越來越多。一般正常皮膚的含水量約為20%左右,但根據調查,秋冬季節有達七成女性的普遍含水量落在15%左右,少數屬於乾性肌膚者甚至降到了10%以下。
皮膚乾癢年齡降 不再只是老人病
過去以皮膚乾癢為主訴就診的患者,大多是正值更年期的婦女或中老年的女性,受到雌激素減少影響,皮膚內的膠原蛋白和油脂量明顯下降;年紀越大,皮脂和汗腺的活性也大幅降低。然而因現代飲食來源和添加物變得複雜,生活習慣也越加不規律,同樣深受其擾的年輕族群已不在少數。
為何冬天易乾癢 好膚關鍵溫濕度
秋冬季節格外容易誘發皮膚問題,可從兩個方向來理解。一是溫度,因天氣逐漸轉冷,皮膚表面溫度降低,伴隨血管收縮,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也跟著減少,肌膚少了適量油脂的濡潤,自然容易乾燥。二是濕度,因秋冬外界的空氣相對偏乾,造成體表角質層的含水量也低,肌膚原有的保護功能減弱,水分不足使皮膚失去彈性,進一步加重乾癢、粗糙、龜裂和脫皮的表現。
由此可知,維持良好膚況的關鍵,在於維持肌膚適宜的溫度和濕度。維持肌膚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則有賴於內在調理及外在保養兩者共同進行,缺一不可。
內在分陰陽 調理靠中醫
內在調理的部分就屬中醫強項之一,中醫古籍就曾有「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論述,意指陰陽若平衡,身體機能就會自然回復正常。其中中醫認為的陰陽,其實為一相對而非絕對的關係,故溫度與濕度相對彼此,溫度偏陽,溫度的高低反映了人體本身體機能的狀態好壞,而濕度偏陰,濕度的多寡則透露了體內水分及血液材質的充足與否。
不論身體是偏陽虛、陰虛或是陰陽兩虛夾雜,只要體內陰陽不平衡,便會導致皮表溫度與濕度的不穩定,進而產生皮膚的各種不適。因此臨床上治療皮膚乾癢或其他皮膚問題的患者,主要透過四診合參、脈症結合,辨別患者體質偏陽虛、陰虛還是陰陽兩虛夾雜,再進一步決定用藥方向。
陽虛者,可能以怕冷、末梢冰冷、循環差、體表溫度低、易脹氣、排便不成形、吃冰飲冷加重等表現為多。故可配合服用溫陽類藥物,增加體內動力,提升患者體機能,氣血循環佳,皮膚狀態自然會改善。
陰虛者,則以口乾口渴、多夢淺眠、盜汗發熱、皮膚乾癢紅疹、吃補或洗熱水易加重的表現為多。故可配合服用滋陰潤燥類藥物,補充體內水分或陰液的不足,同時也使其分布均勻,皮膚的含水量足夠,保濕度自然好,保護功能提升,乾癢、龜裂、脫屑的狀況也隨之減少。
外在保養要 清潔加保濕
相信身為女性,在外在保養這塊下的工夫肯定不少,然而膚況不同,保養方法也不同,之前已有詳述過關於痘痘肌的保養原則,這裡就來談談,如何從外改善不停脫屑的乾燥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