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總帶著很多不確定的疑問。是不是因為社會上,各種公司的現狀不同而產生了差異?公司與工作習慣的差異,是否也會表現出,那個國家人民的生活習慣及現況?為了要得到答案,是不是該到他國看看呢?
當時,全球化這個詞彙還不太為人知曉,但我不是因為對自己的國家感到失望,才決定離開,只是單純的想見見外頭的世界;到英國也並非是去留學,而是為了工作。我會堅持到英國工作,不是為了花錢買到理想的生活,而是想看看攢錢過生活時,才能見到的特有光景。英國人的平常生活、他們工作的樣子,我都想一窺究竟。
於是我就這樣隻身前往英國,並歷經了許多次的解雇後,我才明白公司一直都是遵循著單純規則,有業務才招募、沒必要就解雇。
在這層原則之下,勞、雇雙方無時無刻都處於緊張狀態。公司不會保障員工,而員工也不會對公司抱有什麼期望。雙方互不依靠,只是為了短暫的共同目標而聚在一起。
景氣好的時候,無論新進員工還是離職員工的名字,都會被刊登在企業網站上。假如你有一定程度的實務經驗及專長,甚至有可能在企畫案期間受到特聘,但案子結束後就離開公司,繼續找下一個工作。這種彈性的工作約聘也不少見。
輕鬆和公司打交道
我在英國的職場、工地現場,看到很多不同的工作方法及態度,在這些經驗中,一定存在著一些訣竅,讓人能輕鬆的和公司及組織打交道。
2012年,正當大家都以為,金融風暴造成的動盪已有稍緩之際,又遭歐債危機重挫,裁員潮隨之而來,而某位年輕同事也在縮編名單中。這是他第一次遭逢解雇,所以備受打擊,離別聚餐時,我稍微和他聊了一下,希望多少能安慰他,「我也曾經被解雇,而且還是四次,你不需要太擔心。雖說當下一定會深受打擊,但正因為這些經驗,我才能像現在這樣,與大夥一起共事」。
在此之前,我鮮少和他人提過自己被炒魷魚,所以在旁的其他同事也都大感驚訝,就連那位年輕的女同事也睜大了眼說:「你對我這麼友善,我實在承受不起。」隨後又嗚嗚咽咽的哭了起來。
即使在亞洲,這種勞雇雙方互不依靠、彼此互不虧欠的工作方式,也逐漸成為趨勢,甚至出現了流動的雙邊關係。以過往的觀念來看,許多人會認為,公司成員就是家族中的一份子。也因為這層關係,員工要是突然被解雇,遭受到的挫折感必然更大。
但是正因為有這樣的感受,才能重新明白這不正巧是個好機會嗎?世界這麼大,去看看不同的公司也沒有不好。你離開的那間公司,並不代表人生的一切。只要經過一段時間沉澱後,就能像我在英國的職涯一樣,將自己的經歷當作笑話來說了吧。
作者介紹|山嵜一也
一級建築士。山嵜一也建築設計事務所代表。
1974年生於日本東京都。芝浦工業大學研究所肄業。後於2001年隻身赴英,以觀光簽證的身分應徵當地五百家以上的公司,被其中59家直接謝絕面試,就此展開在英國的建築生涯。任職於Hakes Associates時,以遊客中心的設計入選RIBA獎。之後轉任Allies & Morrison公司,負責歐洲最大地鐵轉乘站──國王十字聖潘克拉斯站的設計現場監察。其後負責製作倫敦奧運整體規畫模型、參與後奧運主要計畫架構、格林威治馬術競技場的現場監督工程。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大是文化《用心的草率:看似不認真的英式精準,卻是成熟的做事智慧》
責任編輯/鐘敏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