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吃得健康,只看「認證」沒用啊!一場「孩子便當」聚會後,媽媽道出寶貴體悟

2017-05-05 16:03

? 人氣

再高貴的料理,也比不過媽媽親手烹調的愛心便當!(圖/寫樂文化提供)

再高貴的料理,也比不過媽媽親手烹調的愛心便當!(圖/寫樂文化提供)

接到好友敏惠的超級任務,邀請我擔任「食農沙龍」活動主講人,一看主題竟是「我兒子的便當裡有……」。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托皮蛋及他便當的福,我竟能升格成為分享者,噗哧笑了兩聲,欣然同意歡喜赴約。這一去,才發現參與者陣容堅強、氣勢磅礡,六個家庭,十九人,有爹有娘有兒有女。媽媽們一字排開全都是資深便當好手,再不然也是廚藝精湛、重視安心飲食的超級主婦,同時是「主婦聯盟」固定班底,一起採買好食材、組織有趣活動。當下我肅然起敬,立正站好,只有野人獻曝了。

過程中,我發現六個家庭彼此熟稔,互動如親。算算孩子共有九人,年紀最大已經高二,最小的不過小學二年級。六個家庭分別被打散拆坐到不同桌次上,我竟全然感覺不出同張桌子的小孩原來分屬不同爸媽。

當時我滿臉狐疑,直到聽見「胡寶林」老師大名後,豁然開朗。這位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教授總不安於「室」,是位超級行動派、社區運動倡導者。2004年底,他在中原大學旁成立「芳鄰成長園」,不是宗教團體,也非神祕組織,創始目標是「『愛、生活、學習、成長』的『眷村、中原、小大讀書會』三合一族群的『社造中心』」。

聽起來有點模糊,白話文就是父母與孩子能夠在此一起讀書上課或外出遊玩,分享生活價值觀。而那六個家庭,就是在這樣的機緣下相識,一起走過十個年頭,相知相惜。

“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養大孩子要靠全村的力量。)有皮蛋之後,這句英語俗諺經常在我心上腦裡。皮蛋的成長之路,受到太多人的呵護照顧。他的一雙父母在他出生後搖身變作金光黨,逢年過節就有紅包禮物可拿,藉孩子的學習基金之名,行貼補家用之實;親朋好友家瞬間變自家,有事需要托嬰育兒,不論短期或應急,皮蛋隨時都有一方「立足之地」。

過去在農村、眷村,孩子放學了就在這在那一起玩,擱在你家他家吃個晚飯,也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都會生活隔離了這樣的可能性,深鎖的大門後,知人知面不知心。

那天的沙龍,就讓我想起多年前因採訪獲悉的「社區支持型農業」(CSA,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簡單講就是由消費者直接委託農夫以無毒有機方式耕作,向農夫長期訂購農產品,共同分擔風險、分享收成。農夫不再只是遙遠鄉間的不知名人物,他是夥伴、是這群人的「田間管理員」,身負重責,要讓田裡的蔬果米菜顆棵安心有味。

在我看來,這樣的方式,改變的不只是吃下肚的食物,更是日日的生活,應可稱為「社區支持型生活」。農業背後所牽動的,既是食物,更是老時代裡的自然生活、溫暖人情。而現代化的「社區」,不一定是地理上的實質疆界,透過無形的網路網絡,就可以把大家組織起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