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不是技能,家長整天碎念也教不來啊!她教出世界冠軍,「成功性格」這樣養成的

2017-04-25 12:19

? 人氣

過去幾個月裡,李德花許多時間輔導凱莎,像是在她的沙龍、外頭的速食店、保齡球館,李德傾聽凱莎的煩惱,以大姊姊的角度提出建議。李德是一個了不起的輔導師,有同理心、態度和善但堅定。她對凱莎受虐的遭遇十分同情,但她也讓凱莎明白,改變這樣的生活需要付出許多努力。得到李德的支持,凱莎的改變完全是品格教育工作者所期望看到的:她變得更有恆毅力、更有韌性,也更樂觀,更能自制,比較願意放棄短期滿足的機會來實踐長遠的快樂。而且,完全不需要任何關於非認知能力或品格力的說教,就能看到這樣的轉變。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雖然我在採訪中觀察到這種現象,但卻是在書出版後,我才開始探問,目前協助青少年發展非認知能力的教學方式,有沒有可能是錯的?也許我們不能用教授數學的方式來傳授品格。教授二次方程式,不可能不講授二次方程式,這看起來絕對合理。但從我的報告可以看出,你不必向學生強調自制的好處,也能讓學生更自制。某些教授數學歷史很有效的教學技巧,用在品格力的教育上完全無效,這點也很清楚。沒有哪個孩子會從填寫好奇心工作表來學習好奇;一堂以恆毅力為題的講課,也看不出能幫青少年提高多少堅持度。

這個體會宛如曙光乍現,照亮了幾個新的問題:如果非認知能力與認知能力根本是兩回事,那該怎麼辦?如果這些能力不光是靠訓練與練習就會有結果呢?如果開發非認知能力的過程,其實跟學習閱讀、寫作和數學的過程完全不一樣呢?

與其把非認知能力當作是可以教授的技能,我的結論傾向把它們看作是孩子成長「環境」的產物,這樣會更精確也更有用。目前已有充分的證據顯示,這符合兒童的早期發展;近幾年來我們已經愈來愈了解,惡劣環境對兒童早期發展的衝擊。有愈來愈多證據指出,即使在初中及高中,孩子的非認知能力絕大部分是出身環境的反映,這環境也包括他們就讀的學校。

對於試圖了解如何幫孩子培養這些能力的我輩,這是個大消息,也是個重大訊息,因為我們正是努力要縮小課堂成績差距,為出身逆境的孩子提供更多更廣的機會。如果我們想從提高孩子的恆毅力、韌性,或自制著手,顯然這個起點不是孩子本身。我們首先要改變的,似乎是孩子的環境。

作者介紹|保羅‧塔夫

保羅・塔夫著有三本書,《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為第三本。

塔夫長期關注教育、兒童發展、貧窮與社會議題,近年特別重視家庭環境對孩子發展的影響,尤其是有童年負面經驗境的孩子,為此研究領域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塔夫為《紐約時報》雜誌特約撰述,固定為公共廣播節目「美國人生」供稿。其文章散見於《紐約客》、《亞特蘭大》、《紳士季刊》、《君子》。他在《紐約時報》雜誌與《哈潑》雜誌擔任編輯,也是「美國人生」製作人,同時是線上雜誌Open Letter的創始編輯。

目前與妻子、兩個兒子定居於紐約蒙托克(Montauk)。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親子天下《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發展正向性格,培養面對未來挑戰所需的恆久能力
責任編輯/鐘敏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